近10年總市值增加最多的亞洲企業是?

2018/01/11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亞洲企業在這10年裏(2007年底~2017年底)的總市值的增加額進行了排名。結果發現,汽車、家電以及IT等成功預測時代變化並採取行動、且快速轉變經營戰略的企業的排名明顯靠前。另外,也有很多依託國內市場的擴大進而尋求進軍海外市場的企業市值增長明顯。如果今後持續這種趨勢,世界的勢力版圖有可能被改寫。

          

吉利汽車的總市值增加至53倍(2017年11月,廣州車展)

   

    總市值的增長尤為突出的是擁有大量人口的中國和印度的汽車企業。乘上國內快速的汽車普及化浪潮的企業總市值出現膨脹。

 

    中國自主品牌車廠商吉利汽車的總市值增加至53倍。2010年,吉利汽車的母公司收購瑞典的富豪汽車,推動了增長勢頭。此外,中國最大的新能源車企業比亞迪(BYD)的總市值也增至26倍。全球範圍內啟動的從燃油汽車向純電動車(EV)等轉型浪潮成為推高這些企業市值的一股東風。

 

    印度最大車企瑪魯蒂鈴木的總市值也擴大至逾6倍。該公司的汽車銷量從2007財年(截至2008年3月)的約76萬輛增加到2016財年的約157萬輛,增至2倍。

 

    此外,在世界IT行業,亞洲企業的存在感也在最近10年裏明顯提高。騰訊控股、三星電子和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這3家排在總市值增加額前3的企業均是IT企業。雖然因一度下市而未進入10年增加額排行榜,但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在亞洲企業總市值排行榜上高居第2位,在短期間內成為世界電商的主角。

 

    印度的IT企業也在提高存在感。印度最大IT服務企業印度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CS)爭取到以歐美等為中心擴張的企業的IT投資需求,在10年裏將銷售額增加至8倍。

          

  


    在新興市場國家,隨著當地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抓住消費變化機遇的家電和消費品企業的總市值也在大幅增長。這些企業的共同點是,以本國國內的收益擴大為武器,通過併購(M&A)等舉措,推進開拓海外市場。

  

    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的總市值增至約9倍。該公司2017年斥資逾4000億日元收購了世界屈指可數的機器人企業德國庫卡,給外界留下了其將轉向高品質路線的印象。該公司在2016年還收購了東芝旗下的白色家電業務。在對海外企業的積極併購方面受到關注。

   

    在日本企業中,軟銀集團、基恩士(KEYENCE)、迅銷和日本電産等經營者具有較強領導能力、能迅速作出判斷、市場評價高的企業也躋身市值增長的前列。

 

    印度最大日用品企業印度聯合利華(Hindustan Unilever)預測到增長顯著的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消費趨勢的變化,轉向高端産品,帶來了股價上升。該公司是英荷聯合利華旗下的印度法人,正在擴大銷售渠道,商品已覆蓋小規模的零售店、現代化的超市和藥妝店。

   

    當然,在截至2017年底總市值增加額排行榜的前列,還有能源和金融相關行業的中國國有企業,這些企業的影響力仍未減弱。由此可見,領先一步的民營企業不斷崛起,另一方面,政府對經濟産生的影響也依然巨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廣州 中村裕,孟買 早川麗,曼谷 小谷洋司,首爾 山田健一,東京,阿部真也、丸山大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