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底片歷經半世紀反吞「東家」
2018/02/01
日本富士底片控股(HD)1月31日宣佈收購辦公設備巨頭美國全錄。富士底片控股將取得美國全錄50.1%股權。同時美國全錄將把與富士底片控股合資的富士全錄收為全資子公司。通過收購,富士底片控股將成為全球最大商用印表機企業,具備了在全球開展業務的體制。在已開發國家市場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將一體化運營開發和採購等,加快開發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等全球業務。
![]() |
1月31日,富士底片控股會長兼首席執行官(CEO)古森重隆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從開發、生産到物流,將在全球範圍形成乘積效應」,強調了收購的意義。在美國舉行電話記者會的美國全錄CEO傑夫·雅各森表示,「與富士全錄具有長期合作,有自信能大幅削減成本」。
雙方具體的整合流程為:首先富士全錄向金融機構借款6700億日元,從富士底片控股手中回購其持有的75%自身股份,經過此舉富士全錄成為美國全錄的全資子公司。隨後,富士底片控股接受美國全錄的洽特定人增資,出資6700億日元取得50.1%股權。
![]() |
富士底片控股會長古森重隆(1月31日,東京) |
古森重隆強調,「按照真正的一體化經營,在全球開展業務將成為可能」。
富士底片控股和美國全錄於1962年通過對半出資成立富士全錄。由於美國全錄經營低迷,2001年富士底片控股將對富士全錄的出資比例提高到75%。
然而,掌握商用印表機智慧財産權的美國全錄具有與其出資比例不相符的存在感,富士全錄處在其影響力之下。經過變更經營體制,富士底片控股將首次完全主導商用印表機業務。美國全錄旗下在基礎研究能力方面評價頗高的Palo Alto研究所也將被富士底片控股掌控。
此前,美國全錄以歐美市場為中心開展業務,富士全錄的經營範圍則是包括日本在內的亞太地區,雙方劃地而居。整合之後,這一地域限制將消失,美國全錄的商用印表機銷售規模將超過佳能和理光,甩開領先集團。
但此次收購也伴隨著風險。富士底片控股和美國全錄2016年度的營業額單純合計達到3.3萬億日元。其中影印機和複合機等文檔業務銷售額佔到三分之二。然而這一業務面臨著已開發國家無紙化辦公趨勢帶來市場需求減小的風險。
![]() |
由於照片底片的傳統業務不斷縮小,富士底片控股大膽向醫療等領域轉換業態。但收購美國全錄後,商用印表機的業務佔比將急劇升高。如何發展其他業務將成為課題。
此外,富士底片控股2008年收購了富山化學工業,正式涉足醫藥業務,如何實現盈利也是一項擺在眼前的課題。
古森重隆表示,「(自己)必須成為合併的主角」。78歲的古森曾向身邊人士透露再擔任CEO「2~3年」,但目前改成了「(由於收購美國全錄)看來要再幹幾年」。整合美國全錄及醫藥品業務實現盈利後,古森重隆將會進行工作交接,但這段路註定不會平坦。
富士底片控股1月31日宣佈,對旗下富士全錄進行結構改革,在國內外削減1萬名員工。預計2017財年後半將列入490億日元的結構改革費用。從根本上重整國內外的營業和生産體制,回歸增長路線。
除了重整國內外的營業體制外,還將整合生産基地及開發體制。將在2017財年之後的3年裏,花費720億日元結構改革費用。1月31日發表的2017財年合併營業利潤預期為1300億日元,比此前預期降低29.7%。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