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業激烈爭奪市佔率
2018/07/10
美國與中國企業爭奪全球市佔率的攻防戰愈發激烈。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匯總的2017年「全球主要商品與服務市佔率調查」結果顯示,在納入調查的71個品類中,美國在24個品類上,中國在9個品類上的市佔率居首。對於在高科技領域迅猛追趕的中國,美國抱有強烈警惕,中美兩國互相加徵關稅,貿易摩擦出現擴大。中美的貿易摩擦可能對包括日企在內的各國企業今後的份額動態産生影響。
中國基於産業振興政策「中國製造2025」加緊培育高科技企業。在行動通訊基礎設施(基地台)領域的市佔率,中國的華為技術超過瑞典的愛立信,上升至首位。中興通訊(ZTE)排在第4,華為和中興通過低價格攻勢擴大了市佔率。
![]() |
在智慧手機領域,中國的華為、OPPO、小米的市佔率分別位居3~5位,追趕第2位的蘋果。這三家中國企業的合計份額達24.3%,超過了位居首位的南韓三星電子。
世界各國紛紛計劃面向新一代高速通信技術「5G」投資。中國企業結合基礎設施的更新和智慧手機的換購需求,展開了市佔率爭奪。
表現尤其突出的是監控攝影機領域。中國的海康威視和大華科技位居市佔率第1和第2位。城市地區將監控攝影機與人工智慧(AI)結合起來引進。兩家企業獲得了中國國內的大型訂單,擴大了市佔率。
美國川普政權以制裁中國侵犯智慧財産權的名義,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産品加徵關稅。中國也採取了報復措施,兩個大國之間的對立日益加深。
中國在家用空調和洗衣機等白色家電的市佔率領域佔據優勢。在這些品類中繼續保持第一的位置,不過瞄準新一代的主導權,正加緊推進向尖端産業轉型。中國企業市佔率位居首位的品類從上一年的7個增至9個。
一方面,美國企業市佔率居首的品類也比上年多了一個,增至24個。在個人電腦領域,美國惠普(HP)時隔5年再次超越中國聯想集團,重返第一的寶座。雖然受到聯想面向一般消費者的低價格産品擠壓,不過惠普支援在家辦公的輕薄個人電腦的銷量出現擴大。
在仿製藥領域,美國邁蘭公司(Mylan)超過以色列的製藥企業,位居首位。其背景是邁蘭併購了瑞典製藥企業。醫藥品需要鉅額的研發投資,並且開發週期也很長,美國企業在該領域繼續保持優勢。
美國在面向企業的數據分析等雲服務方面也很強。此外在智慧手機用OS和安全對策軟體等軟體領域、股票認購等金融領域也佔據首位。
除了中美外,日本在10個品類的市佔率上居首位,歐洲國家中,瑞士在5個品類上佔據市佔率首位。不過,市佔率居首的品類數量均與之前持平。主要國家中,只有美國和中國的品類數出現增加。
日本被中美埋沒感出現增強,雖然在數位相機等領域保住了市佔率第1的位置,不過尚未找到新的成長領域。
全球主要商品與服務市佔率調查的調查對象從上年的57個品類增加至71個品類。日本經濟新聞社基於各調查機構的推算數據,計算出最新的市佔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