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4成主要上市企業利潤惡化
2019/03/20
關於亞洲主要上市企業「Asia300」的2018年度業績,預計10家中有4家凈利潤比上財年惡化。除了曾是火車頭的韓台高科技企業之外,一直受益於中等收入階層壯大的零售等消費企業也陷入苦戰。再加上中美貿易摩擦的風險,亞洲企業正在迎來考驗。
![]() |
友達光電的工廠 |
台灣液晶面板企業友達光電(AUO)董事長彭雙浪稱,過去6年處於能賺錢的時期,但今後幾年供應過剩將常態化。這明確表示出繁榮已經結束。該公司2018年度凈利潤降至101億新台幣,下降7成。如果單看2018年10~12月,則下降了9成。
自2018年起,由於中國大陸企業的增産攻勢,液晶面板單價出現暴跌。由於智慧手機市場放緩和貿易摩擦導致中國大陸消費放緩,液晶面板需求方面的形勢也日趨嚴峻。
面板業的南韓LG螢幕2018年業績從利潤創新高2017年度轉為虧損1794億韓元。而推進增産的中國京東方科技集團(BOE)業績也出現惡化。
在納入統計對象的約300家企業中,高科技相關領域的約40家企業的利潤增長率為9%,與2017年度(增長6成)相比明顯減速。
南韓三星電子的凈利潤增長6%,為43.89萬億韓元。利潤增長率與2017年度(超過8成)相比大幅放緩。三星高管表示,「大型IT企業啟動半導體記憶體的去庫存,出現供過於求」。由於與中國大陸企業的競爭激化,智慧手機的促銷活動費用也出現膨脹。
以蘋果等全球IT企業為客戶的世界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的凈利潤與上年基本持平,總市值超過20萬億日元的亞洲高科技2強都面臨增長放緩。
南韓的半導體相關人士透露,「被稱為GAFA的美國IT巨頭的庫存或許遠遠高於預期」。兩家公司高管均認為「去庫存將在2019年上半年結束,下半年將走向復甦」,但這一預測能否成為現實仍是未知數。
借助人口和收入增加的東風保持增長的消費相關企業業績也出現分化。酒類和飲料企業泰國釀酒(Thai Beverage)利潤下降4成多。由於競爭激化、酒稅提高和新設砂糖稅等原因,低收入階層等人群減少購買啤酒等的趨勢加強。
![]() |
在通信領域,馬來西亞亞通集團(Axiata Group)出現虧損。該公司參與對印度大型通信企業的出資,出現了大規模資産減值損失,而且「2G」等老舊設備的折舊負擔也産生了影響。
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亞大型綜合企業PT Astra International Tbk利潤增長15%。由於煤炭價格復甦和佐科政權的基礎設施開發政策,資源和城市開發相關業務增長。
在東南亞國家中年輕階層尤其多的菲律賓,以零售為核心的菲律賓最大財團SM投資集團(SM Investments Corporation)新開設了超市等300多家店舖。在此拉動下,利潤增長1成以上。
中國大陸企業有很多尚未發佈財報。據分析師預測,利潤規模巨大的金融、資源和基礎設施相關企業預計業績優良。不過,由於和美國的貿易摩等影響,中國大陸出現經濟減速,企業業績存在下行風險。
世界第2大電子産品代工企業和碩聯合科技14日發佈財報,利潤下降2成,該公司高管表示,「由於中美貿易摩擦等原因,將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將做好應對準備。2019年度以後能否維持增長?亞洲企業正處在關鍵時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北,遠藤淳 馬尼拉,中野貴司 新加坡,鈴木淳 雅加達,山田健一 首爾,岸本Marimi 曼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