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與華為交易的日本主要企業繼續合作

2019/10/11


     在美國川普政權持續對中國華為技術制裁下,與華為有業務往來的索尼、松下等50家日本主要的企業中,約80%將繼續維持和華為的業務往來。在看不到中美科技摩擦的解決頭緒的當下,日本企業在謹慎分析風險的同時,探尋繼續與有前景的中國企業合作的方案。

    

      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以華為與制裁對象伊朗交易為由,基於美國《出口管理法案》將華為公司納入「實體清單」(EL)。制裁開始4個月後,9月中旬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調查了與華為有業務往來的50家主要日本企業的交易狀況。

   

      調查對象是約30家向華為提供零部件的日本企業和約20家從華為採購智慧機等設備的日本企業。

  

      沒有1家供貨方企業以華為被納入「實體清單」為由與其完全中斷交易。但有一部分企業停止使用和銷售華為製造的産品,比如NTTdocomo決定暫不採用華為的5G智慧手機。除了部分不公開交易狀況的企業外,總共有約80%的日本企業維持了與華為的合作。

  

      華為每年從日本企業採購7千億日元規模的設備。索尼為華為提供智慧手機用相機感應部件,據證券分析師表示,索尼每年約8千億日元的相關産品銷售額中,「提供給華為的佔了約20%」。

   

      美國《出口管理法案》的特點是「境外適用」,即對外國交易也能加以限制,原則上如果使用的美國企業生産的零部件和軟體超過25%以上,日本等外國産品也將成為禁運對象。索尼謹慎細查了自家産品是否有違「25%規則」,表示因自家技術佔主所以沒有問題。


        

      松下和村田製作所均表示不違背「25%規則」,因而繼續向華為提供電子零部件、製造設備零部件和穩定電子回路內電壓的電容器。對日本企業來説,華為是大客戶,前景也好。某零部件製造商負責人説:「能多賣點(零部件)當然想多賣點」。

   

      但是,也有企業終止與華為的新交易、拒絕華為的追加訂單。

    

       某家從事智慧手機相關産品生産的日本企業雖然和華為沒有合作,但雙方就新業務的展開進行了交涉。雖然産品沒有受到美國出口限制,但該企業負責人表示「華為被指出與軍用有牽扯,轉用的監督也很難,因此不得不慎重」,放棄了與華為的合作。

    

      華為預估到中美貿易摩擦的長期化,出於確保庫存的想法向另外一家日本零部件製造商提出追加1年份交易量的要求。但考慮到有可能被美國政府盯上,這家製造商拒絕了華為的要求。

    

      2019年5月底,中國商務部表示將制定中國版實體清單,提出不當損害中國企業利益的外國企業,作為對美國的報復措施。和華為合作的企業如果考慮不週,就可能有損與中國政府間的關係,日本企業被夾在中美之間抉擇兩難。

   

     一方面向華為提供零部件的日本企業維持合作,另一方面,使用或銷售華為産品的日本企業也出現調整業務的動向。

 

      在美國政府的持續制裁下,郵件、地圖等美國谷歌應用程式的使用受到限制,出於有可能損害消費者使用便利性的擔憂,NTTdocomo決定不採用華為製造的5G智慧手機。

    

     通信基地台中一直使用華為産品的軟銀選擇了愛立信和諾基亞的5G設備。在太陽能發電的基幹裝置光伏逆變器的使用上,有2家日本企業預計不會在今後開發的發電設備上使用華為産品。

    

     如果像Docomo這樣在5G智慧手機上避開華為産品的行為在世界範圍內擴大,也會給提供電子零部件等産品的日本供應商帶來衝擊。

  

     中美兩國政府預計將於10月上旬在華盛頓展開部長級磋商。能否緩和緊張局勢,也會影響日本企業的戰略決定。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世瀨週一郎、中藤玲、川上尚志 廣州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