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療用品海外依存度高,推進國産

2020/05/13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的背景下,日本國內使用的醫療相關産品的海外依存度高作為日本醫療體制的弱點浮現。仿製藥原料的5成以上依賴進口,可能存在供給隱憂。口罩和防護服等醫務人員所必需的醫療裝備産品均依賴來自中國的進口。從一部分醫療産品來看,還能看到各國展開爭奪的動向。日本政府也為應對今後疫情擴大,將和約400家企業合作,推進醫療用品的國産化。

     

     供給出現隱憂的是原料藥,屬於專利期限等到期、可低價銷售的仿製藥的有效成分。日本國內的仿製藥企業使用的原料藥約一半依賴從中國和南韓等進口。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以後,各國海關手續遲延等沒有消除,日本一家藥品的商社表示「通常4~5天運到的貨物需要3周時間」。

 

 

     日本經濟新聞以日本國內45家製藥企業為對象實施的問卷調查顯示,約4成企業回答稱「將出現半年左右的産品供給隱憂」。由於原料藥進口停滯,日本的仿製藥大型企業東和藥品不得不調整抑制高血壓的藥品和抗菌藥的供貨。

  

     此外,日本國內使用的人工呼吸機也是9成以上依賴進口。歐美企業供應大部分。進口並銷售瑞典企業的人工呼吸機的福田電子表示,「國內醫院的洽購正在增加,但在歐美的疫情擴大加劇的背景下,能否增加對日本供給是個未知數」。

 

     關於醫務人員為防止感染而佩戴的口罩、防護服、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PPE),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並不容易。醫生和護士使用的醫療用外科口罩70~80%依賴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以屬於高功能口罩的「N95」為例,日本國內企業的增産餘地有限,跟不上需求。

  

     關於口罩,全世界維持高水準需求,由於各國紛紛加大購買,還呈現出爭奪戰的局面。雖然夏普等已啟動在日本生産,但日本國內的短缺局面仍未消除。

  


    

     對於醫療用品的嚴重短缺,日本經濟産業省和厚生勞動省將匯總提出生産合作申請的約400家企業和既有醫療器械廠家的資訊,提供給日本醫師會、醫院團體等。

  

 

      短缺醫療用品的種類和數量在各醫療一線明顯不同。此次通過公開各企業能提供的醫療品資訊和醫療機構需要的醫療品需求,希望能縮短供給的時間。

 

     日本經濟産業省計劃在全國設置窗口,進一步增加合作企業。即使目前的新冠病毒疫情結束,也存在今後再次擴大或新傳染病擴大等風險。日本政府為在疫情擴大時能確保必要的醫療用品,將促進國産化,希望降低從中國等進口的依賴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