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半日本企業家認為業務環境恢復需兩年以上

2020/07/21


  日本企業的經營者對「第二波」疫情的危機感增強。「社長100人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人預測業務環境「需要兩年以上」才會恢復。幾乎所有企業都在繼續推行遠端辦公,近4成企業考慮「縮小辦公面積」、「利用共用辦公空間」。日本企業正以疫情長期化為前提,探索繼續經營業務的方式。

   

  此次問卷調查以日本國內主要企業的社長(包括會長等)為對象,於6月30日~7月15日實施,得到了145家企業的回答。

   

   

  針對自身開展業務的市場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準,回答「需要兩年」的人最多,佔比達到38%。

   

  回答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和「恢復不到疫情前」的人合計達到55.8%。這一比例比上次調查(5月下旬)增加12.4個百分點。原因在於企業經營者對全球疫情無法停止蔓延産生了危機感。

   

  日本一家大型食品企業稱,「歐美基本確定會發生第二波疫情。存在醫療和零部件供應體系崩潰的擔憂」。東芝社長車谷暢昭表示,「估計疫情需要2~3年才能結束,(要確保財源)需要考慮發行超過50年的長期國債」。丸紅社長柿木真澄指出,「經濟形勢要真正恢復,全球疫情的平息必不可少。希望能夠恢復國際合作」。

   

  當問及第二波疫情發生後,日本緊急事態宣言的嚴格程度多大較為合適時,回答「和上次一樣」的人佔61.4%,多於回答「應比上次寬鬆」的人(28.9%)。回答「不應該發佈」的人僅佔5.3%。雖然限制行動會打擊企業的業務,但經營上最大的擔憂是「能否確保員工的健康」(83.4%),這表明企業經營者的態度是把疫情平息放在第一位。

   

  在多選題中,當被問及針對第二波疫情的準備工作時,受訪者的選擇集中於「建立方便居家辦公的體制」(87.6%)、「調整供應鏈」(42.1%)、「增加現金儲備」(33.1%)。

   

  針對日本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力度的對策,不少人選擇「支援醫療機構」(71%)及「支援治療藥物和疫苗的開發」(65.5%)。三得利控股社長新浪剛史指出,「應該平衡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提升國民的安心感」。

   


       

  在活動受限制的背景下,工作方式改革必不可缺。實施居家辦公的企業達到95.2%。與之相應,辦公室的存在方式也將改變。37.9%的社長回答正在考慮「縮小辦公室面積」,回答「利用共用辦公室」的也達到34.5%(多選題)。

   

   

  另一方面,當問及居家辦公面臨的課題時,回答「有必須進行面談的業務「的最多,佔75.2%。其次是「員工間難以溝通」(70.3%),「難以進行績效評價」(58.6%)(多選題)。

   

  在明確規定職務內容的「職責崗位型雇用」方面,有40.7%社長回答已經引進或正在考慮引進。不過,在全公司引進這種雇用方式的日企還很少。作為引進的障礙,50.3%的人回答稱「難以明確職務」(多選題)。

   

  日本式雇用慣例很難突然改變。朝日集團控股社長小路明善表示,「是否具有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危機都能保持業務存續和就業機會的韌性」等長遠眼光變得越來越重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