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過半數主要初創企業在疫情中實現增收

2020/12/31


       在新冠疫情下,很多日本新興企業仍在擴大業務。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調查顯示,在日本國內的約180家未上市初創企業中,53%的企業20204~9月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營收增長。4成以上企業對招聘持積極態度,在疫情下仍在擴大雇用人員。有實力的企業顯示出及時應對環境變化的姿態。

 

       日經針對秋季實施的2020年「NEXT獨角獸調查」中作出回答的184家有力企業中的182家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4~9月的營業收入增至2倍以上的企業達到27%。按行業來看,「電子商務、網路服務、軟體開發」領域回答營收增長的企業佔66%,高於所有行業整體的比例(53%)。

 

       

       日本10X公司為構建網上超市提供支援,向超市提供電子商務用智慧手機APP和管理系統。該公司自2019年開展的業務在疫情下開始收穫成果。

 

       經由雲平臺提供系統,無需單獨進行開發。大型系統供應商有時需要1年時間來開發,而10X只要3個月左右即可完成。採取按月付費的機制,能降低客戶的初期引進費用。6月伊藤洋華堂引進了10X公司APP和系統,12月廣島縣本地的超市引進,10X4~9月的營業收入增至2倍。疫情下開展電商業務的需求成為東風。

 

       10X過去就向普通消費者提供APP,可以推薦菜譜並購買所需食材,但用戶人數增長乏力。另一方面,零售企業相繼提出要求「希望開發網上超市APP」。10X在半年裏重新構建業務,轉向了為法人設立網上超市提供支援。

 

       從事行銷電話語音分析服務的日本RevComm抓住了隨居家辦公普及而增加的需求,4~9月的營業收入增至約2倍。該公司的服務是借助人工智慧(AI)來分析説話的速度和停頓方式等,使行銷話術的優劣可視化。由於便於在居家辦公時了解到部下的情況而獲得支援,目前使用這項服務的企業數量與2月相比增至1.5倍,用戶人數達到3倍。

 

       調查還詢問了在業務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的投資戰略。有82家企業回答會增加招聘,佔整體的45%,大幅超過減少招聘的企業(27家)。日本Graffer為通過智慧手機辦理行政手續提供支援,該公司的員工人數較半年前增加7成,達到約50人。

     


 

       關於增加研發費用、廣告和行銷費用的回答也很突出。為了抓住企業和行政業務的數位化需求等,加快擴大業務的姿態浮出水面。

 

 

       此外,還有的企業受到疫情的直接打擊。旅遊和餐飲相關企業計劃通過削減固定費和開展新業務等渡過難關。

 

       運營訪日外國遊客旅行APP的日本WAmazing10月底遷出東京新橋的辦公室,改為租用其他企業的辦公室的一角,還使用聯合辦公空間。由於訪日遊客需求的蒸發,該公司4月的營業收入減少9成,開始削減固定費用。此外,還通過翻譯業務和代理自治體的旅遊業務等措施彌補現有業務的下滑,預計2021財年(截至20217月)實現營收增長。

 

       WAmazing于11月從實業企業和風險投資機構總共籌集到8億日元資金。該公司著眼於2021年以後的訪日遊客復甦,將推進與各交通企業開展旅行策劃等。

 

       在疫情下,業務環境變化的幅度非常大,連幾個月之後的前景也難以預測,但數位化等潮流已經加速。企業在開展引領變革的業務的同時,也需要具備根據情況變化而改變戰術的靈活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