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工廠隔離」給外企投下陰影
2021/09/08
越南的新冠疫情讓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和南韓三星電子等外資企業的經營發生動搖。越南政府以最大城市胡志明市等南部地區為中心,嚴格實行讓工人住在工廠或特定宿舍的「工廠隔離」措施。越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受到的影響越大,此前外資企業在中美對立背景下紛紛在越南設廠的潮流走上了岔路口。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將無法期待外資企業進行新投資」,在8月20日與胡志明市相關部門的會議上,英特爾涉外事務負責人表示了擔憂。
英特爾入駐了位於胡志明市郊外的工業園區「西貢高科技園區」,佔該市總出口額的約3成。英特爾涉外事務負責人強調,「這將直接影響到我們今後的生産」,並暗示將調整投資計劃。
據越南當地媒體報道,在7月15日之後的1個月裏,英特爾越南法人花費了140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3977萬元)的追加費用,用於確保員工的住宿設施、移動和PCR檢測等。英特爾今年1月剛剛公佈了向越南業務追加投資約合500億日元的計劃。
越南一直在實行被稱為「工廠隔離」的嚴格規定。胡志明市自7月15日起提出了開工條件,即工人吃住都要在工廠內,或者在確保外部住宿設施之後,工人由該設施到工廠上班。
其原因是,在包括胡志明市在內的南部地區,傳染性很強的德爾塔型病毒肆虐,越南全國新增感染者連續多日均超過1萬人。越南擁有近1億人口,而醫療體制薄弱,採取了在東南亞國家中尤為嚴格的措施。
上班的工人數量要控制到平時的3~5成左右。擁有大量員工的外資企業為了繼續開展生産活動,紛紛在工廠內搭建帳篷和簡易床來應對。隨著8月23日起胡志明市全市實行嚴格的外出禁令,工廠的限制措施也更加嚴格。日資製造企業的一名高管透露稱,「甚至出現了僅發現1名感染者就讓工廠停産的情況」。
三星生産家電産品的巨大工廠也和英特爾位於同一工業園區內。工廠2016年投産,面積接近100萬平方米。在三星分散在全球的工廠中,該工廠的白色家電出貨量排在全球第2,電視機出貨量排在第3,屬於主力工廠,但據南韓媒體報道,開工率已降至3成左右。
![]() |
三星在胡志明市的家電工廠(照片由該公司提供) |
雖然三星的家電産品在日本市場上存在感較低,但在全球範圍內,三星的電視機約佔全球3成份額、排在首位,洗衣機及冰箱等也以歐美為中心受到歡迎。2020財年(截至2020年12月)家電部門的銷售額達到47.17萬億韓元,在三星總體銷售額中所佔的比例超過20%。
如果面向年底商戰旺季的供貨停滯,對業績的影響也會逐漸增大。零部件採購也越來越難,據南韓媒體推算,三星在胡志明市的工廠如果停工一天,造成的損失約合16億日元。為了控制疫情而顯著限制經濟活動的「越南風險」正影響業績良好的家電部門。
在日本企業中,住友電氣工業、矢崎總業及古河電氣工業等將在越南建立線束工廠。線束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勞動密集型業務,難以實現機械化。
古河電工的越南生産基地集中在南部地區,胡志明市工廠從7月開始持續進行「工廠隔離」,不得不大幅減産。該公司財務與全球管理本部長福永彰宏認為「(越南減産的部分)正通過其他國家的工廠來應對。對業績的影響將在7~9月以後顯現」。
豐田決定將9月的全球産量減少4成,主要也是受越南等國新冠疫情的影響。10月以後的生産計劃也要看疫情發展,前景嚴峻。
在中美對立的影響下,為了躲避美國的制裁關稅,最近幾年企業紛紛將生産基地從中國轉移到生産成本相對較低的越南。在疫情前的2019年,越南對美出口金額比2018年增加28%,成為2019年越南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7%的原動力。
越南在今年春季之前也被認為是防控疫情比較成功的國家。不過,目前感染迅速擴大,由於防疫過於自信,未能及時採購疫苗,疫苗接種完成率只有3%左右。
胡志明市日本商會會長水島恒三指出,「越南一直被認為是國家風險極低的國家,但由於嚴格的防疫規定,以前的努力有可能都白費了」。如果設立工廠的魅力減弱,還有可能出現將生産基地分散到周邊國家的動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內 大西智也、首爾 細川幸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