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供應鏈在恢復,或出現調整
2021/11/11
因新冠疫情擴大而被迫大幅減産的東南亞的供應鏈正加快恢復。在越南,日本古河電氣工業力爭在11月內達到可實現滿負荷生産的態勢。美國耐吉的約200家合作工廠也已恢復生産。不過,企業當中也出現為防備疫情再次擴大而分散生産基地的動向,供應鏈也有可能出現調整。
「(工廠方面)已恢復能回應客戶要求的態勢」,古河電工的社長小林敬一如此表示。包括擁有約8千名員工的胡志明市工廠在內,該公司在越南南部擁有3家線束工廠。
由於越南出台的勞動限制等的影響,古河電工的工廠生産一度大幅下滑。但在10月以後,開工率均順利恢復。據悉處於只要客戶提出要求、可在11月內恢復此前水準生産的局面。
![]() |
東南亞強化防疫措施對汽車産業的影響尤其明顯。線束生産基地集中於越南,車載半導體的生産基地集中於馬來西亞,兩種産品的供應持續短缺。這成為豐田等8家日本國內乘用車企業將9月國內産量同比削減一半的原因。
從日本的線束進口來源地來看,越南佔到約4成(2020年)。大型廠商矢崎總業和住友電氣工業的工廠正在恢復生産,或將對各家車企今後挽回生産構成支撐。
在越南,7月以後,南部加強了工廠作業限制。在疫情流行地區,員工在工廠等處住宿的「工廠隔離」成為開工的條件。員工人數還需要控制在通常時的3~5成左右,工廠相繼停産和減産。
![]() |
越南的縫製工廠(reuters) |
不過,感染人數逐漸減少。8月底單日感染者曾超過1萬7千人,但目前每天約7500人,降至高峰期的一半以下。
越南政府的限制措施終於放鬆,據當地媒體報道,耐吉近期表明越南國內的約200家合作工廠已經重啟。南韓三星電子和美國英特爾進駐的胡志明市工業園區的高管也表示,「將為兩家企業的工廠在11月內恢復滿負荷運轉而提供支援」。
在9成以上成年人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馬來西亞,生産活動也在恢復。從事半導體封裝和測試等的Unisem的董事長John Chia表示,「位於(西北部城市)怡保的主力工廠處於可以説已恢復正常的狀態,但由於人手短缺,開工率僅為80%」。
Unisem的99%的工廠員工已完成疫苗接種,而且每週對全部員工進行檢測,重視防疫措施。由於全球半導體需求增加,生産跟不上訂單,該公司為了推進增産,正在四川省成都市建設第3座工廠。
馬來西亞受新冠感染者增加的影響,6月在全境實施了封城。Unisem的怡保工廠也在9月8日起的13天裏按要求關閉。Unisem和瑞士半導體企業意法半導體的工廠停工成為半導體短缺的原因之一,導致了大型車企的減産。
意法半導體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Jean-Marc Chery在10月底的財報發佈會上表示,「(位於柔佛州麻坡的)我們的工廠經歷了部分關閉和完全關閉,到9月底之前恢復了100%運轉」。
另一方面,受此次疫情影響,也出現分散生産基地的趨勢。駐越南美國商會8月下旬對會員企業實施的調查顯示,約2成企業回答稱已將部分生産基地轉移至越南國外。雖然被認為其中多是暫時性措施,但企業因疫情而感受到的是在工廠住宿等政府的嚴格程度超預期的勞動限制。認為如果疫情再次擴大,將無法維持必要的作業,討論向周邊國家分散基地的企業或將增加。
例如大型鞋類代工企業台灣寶成工業,胡志明市工廠的生産于7月中旬停止。目前開工率達到7成以上。雖然越南是寶成工業的主力基地,但該公司高管向台灣媒體暗示了接下來的投資將在印度尼西亞實施的可能性。
在越南南部建有生産基地的日資機械零部件廠商的高管表示,「生産基地的轉移和增加將導致成本增加,不過要以維持供應鏈為先」。疫情也突顯出防疫對策這一新的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西智也 河內、中野貴司 新加坡、神野恭輔 東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