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要另闢蹊徑在印度醫療市場獲取需求
2023/03/31
印度被認為已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但觀察該國醫療保健的實際狀況,健康壽命僅為稍稍超過60歲的水準,結核等傳染病至今仍在肆虐。如何讓14億印度國民享受到「健康」?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跟蹤採訪了日本企業在當地的活動。
![]() |
3月15日,在位於印度南部喀拉拉邦(Kerala)的名為瓦亞納德的村落裏,舉行了一場結核病檢查集會。從帶著孩子的年輕女性到老年人,數百人聚集於此,很小的會場被擠得滿滿。
在同時擁有野生孟加拉國虎保護區的附近的深山裏,居住著一批保持著傳統生活習俗、被稱為「少數部落(tribe)」的人。他們的衛生和營養狀況很糟糕,喜愛嚼煙還有喝自釀酒等,這些生活習慣也是損害健康的原因之一。
折磨當地民眾的是結核。在日本,人們感覺結核是「過去的疾病」,但其至今仍是與瘧疾、愛滋病並列的世界三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每年約有1000萬人患病,其中150萬人死亡。在印度,以醫療體制薄弱的地方為中心,結核病的威脅也更突出,每年死亡人數達到50萬人。
富士底片的攜帶型X光設備發揮威力
在瓦亞納德的檢查集會上,成為主角的是富士底片的攜帶型X光成像系統。重量僅為3.5公斤,即使搭配基於人工智慧(AI)的診斷輔助系統,也能用小型車搬運。耗電量也很小,只要有電池,即使在沒有電力的偏遠地區也不會讓人犯愁的機動性成為其優點。
![]() |
為接受結核的X射線檢查而聚攏來的人們(印度瓦亞納德) |
富士底片的印度醫療業務負責人本多俊介表示:「在過去的兩年裏,(公司)與當地的邦政府等合作,在印度的14個邦和30個村莊巡迴,完成了超過1.2萬人的胸部X光檢查」。由AI當場從拍攝的X光片中篩選出可疑的情況,最後經過醫生的診斷,確認是否感染結核。到目前為止,已發現超過125名感染者,他們也因此獲得了治療的機會。
消滅傳染病的關鍵是儘早發現感染者。這樣不僅讓迅速治療變為可能,還可以採取措施預防以該人為起點的二次感染。喀拉拉邦的防疫負責人評價稱:「擁有X光設備的醫院都離瓦亞納德很遠。借助富士底片的技術,民眾可以在家門口判斷結核感染的風險,這是朝著消滅結核邁出的一大步」。
對於富士底片的醫療器械部門來説,印度是繼日美歐中之後的第5大市場。本多俊介介紹説,作為旨在改善「醫療服務(Medical Access)」的公益活動的一部分,體檢本身免費,但希望通過這一活動獲得地區社會和邦政府等利益相關方的信任,「推動品牌的滲透和業務基礎的強化」。
在總理莫迪的積極推動下,印度政府推進的是「Ayushman Bharat(長壽印度計劃)」。除了將醫療保險的覆蓋範圍擴大到低收入階層之外,還計劃在印度全國16萬個地點建設成為地區核心的醫療和健康中心。另外,還設置了名為「ASHA」的政府承認的社區健康工作者的專門職位,借此推進醫療和健康的啟蒙活動。
在印度,至今仍有很多人不具備「過度飲酒和吸煙有害健康」等基本知識,ASHA就如同傳教士一般,把正確的資訊傳遞到印度的每一個角落。許多ASHA也趕到瓦亞納德幫忙,向當地人解釋X光片的意義和結果。
印度政府推動的另一項計劃是振興國內産業。雖然印度的仿製藥具有全球競爭力,但醫療器械的進口依賴度很高。將引進補貼制度,鼓勵企業在印度國內生産。
歐美廠商顯示出存在感
因在印度積極投資而令人注目的是歐美企業。美國通用電氣通過與印度IT巨頭維普羅(Wipro)的合資,在班加羅爾南部建立了涉足CT(電子電腦斷層掃描)等的新工廠。
荷蘭飛利浦正在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擴建醫療器械工廠,還在推進研發基地的新建。德國西門子醫療(Siemens Healthineers)也與印度政府機構針對MRI(核磁共振成像)研發簽署了備忘錄。該公司旗下擁有在癌症治療設備等方面在印度和中國擁有較高份額的美國瓦瑞安醫療系統(Varian Medical Systems),將加速在新興國家拓展業務。日本企業要想在印度市場以歐美企業等為對手提高存在感,需要另闢蹊徑。
一方面,也開始出現日本企業涉足醫院經營的案例。班加羅爾的櫻花世界醫院(Sakura World Hospital)由西科姆醫療系統和豐田通商共同出資,於2014年開業。當初為了吸引患者而費盡心思,但後來通過開設印度所沒有的寬敞空間裏匯聚大量患者的康復中心等,提供日本和印度的混合型服務而受到歡迎,現在維持滿負荷運作。
這家醫院裏的患者也很國際化。在3月中旬的一天,記者走訪康復中心時發現,一名剛從英國回國的印度男子正在努力進行上半身訓練。據説,他在英國遭遇車禍,因為在歐洲找不到合適的康復設備,最終選擇了回到印度。
據説,病房內還有有很多來自阿聯酋等中東地區的住院患者,從每天需要15000盧比(約合人民幣1250元)的「行政房(Executive Room)」到普通病房,住滿了患者。經營櫻花世界醫院的社長長野佑一表示,「活躍在中東的印度醫生也很多,對於中東人來説,在印度接受醫療服務是很自然的選擇」。印度也是醫療旅遊的隱形的熱門地點。
該院現有床位為308張,醫生為200多人。由於佔地內剩餘的空間已經不足,增加床位等擴張的餘地有限。與此同時,每月的手術量達到900~1100例,遠遠超過日本的同等規模醫院,維持高負荷運作。
在印度經濟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對高端醫療服務的需求增長是大概率事件。旨在滿足這些需求的第2、第3醫院的新建也成為討論的課題。長野社長幹勁十足地表示,「希望在新醫院積極引進癌症放射線治療等目前醫院缺少的設備」。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西條都夫、花田亮輔 孟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