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業機器人工廠向中國集結

2017/12/04


       由於全球的工業機器人需求表現堅挺,各工業機器人企業紛紛在中國增産。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旗下的德國庫卡將在中國新建2處工廠,計劃2019年底之前將在華的生産能力提高至目前的4倍。由於人工費上漲和強化製造業的方針,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需求呈爆炸式增長,中國正作為「機器人工廠」迅速崛起。

 

庫卡擴大在華産能

 

       11月30日庫卡機器人業務的首席執行官(CEO)斯特凡·蘭帕(StefanLampa)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專訪。

 

       庫卡除了德國外,還在中國上海設有工廠。首先將於2018年1月在上海投産第2家工廠,將年産能提高至目前2倍的2萬5000台。之後將在2019年底之前在廣東新建工場,將在華的年産能提高至目前4倍的5萬台。投資額並未公佈,不過預計在100億日元左右。

 

德國庫卡的機器人在倒啤酒(11月29日,東京展覽中心)

 

        蘭帕表示「希望在上海面獲取汽車産業的機器人需求,在廣東獲取電機和電子産業的機器人需求」。新工廠投産後,除了中國,還將面向亞洲其他國家出口。還計劃繼續增強德國工廠的産能(目前年産能為4萬台),力爭2020年之後將合計年産能提高至10萬台以上。

 

 

        庫卡2017年被美的集團收入旗下。作為收購條件,美的承諾保留庫卡現有的經營層等,在2023年之前保持庫卡經營的獨立性。蘭帕表示「中國是一個大國,從零開始開拓中國市場十分困難。美的在中國擁有廣闊的銷售網,將在美的的支援下擴充銷售和服務」。

 

        蘭帕表示,2023年之後「美的面向消費者銷售家電等産品,庫卡面向企業提供機器人等産品的分工格局也不會發生變化」。否認美的將介入庫卡的經營。另一方面,在新技術開發上計劃與美的合作「已開始就人工智慧(AI)領域的合作展開磋商」。

  


 

       據國際機器人聯盟預測,到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將比2016年大幅增長77%。其中,中國的銷量有望猛增至2.4倍。在中國,由於人工費上漲和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的少子老齡化趨勢,製造業一線的人手短缺情況突出。此外中國政府提出強化製造業的方針也促使企業加速引進工業機器人。

 

   日本工業機器人廠商不甘落後

 

       中國是工業機器人的「最大市場」,日本企業也在不斷發起攻勢。安川電機不僅開始在中國工廠增加産量,而且正式與美的集團開展合作業務。打算將雙方共同開發的護理康復機器人大力投放市場,並致力於工廠自動化系統的外銷。安川電機社長小笠原浩説:「以後也會繼續與合作夥伴展開合作」。

 

安川電機的機器人

 

       川崎重工業、不二越也相繼決定在中國工廠實施增産。而只在日本生産機器人的發那科(FANUC)也計劃投資630億日元,在茨城縣建設機器人新工廠。

 

       瑞士企業ABB打算未來1~2年內「將工業機器人的全球産能提高至兩倍以上」(該公司機器人業務負責人倪思德)。據介紹,ABB在歐洲和中國等地區均設有工廠,今後計劃在各地不斷增強産能。

 

        另一方面,雖然中國廠商也在加緊進行技術消化吸收,但川崎重工機器人業務中心負責人橋本康彥認為:「最近幾年與日歐廠商之間的實力差距不會縮小」。在中國企業中,中小廠商急劇增加。ABB的倪思德認為:「(競爭激化的)結果會導致企業整合,最後生存下來的廠商可能只有幾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