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鋼鐵40年(3) 師徒攜手

2018/12/27


  2007年11月1日,在千葉縣內一家酒店,新日本製鐵(現為新日鐵住金)和寶鋼集團(現為寶武鋼鐵集團)舉行了交流30週年紀念慶典的前夜慶祝活動。曾經的一對「師徒」出現在臺上。

          

  「老師,好久不見!」,剛剛出任寶鋼董事長的徐樂江這樣説著,向曾任職於新日本製鐵的吉武信義伸出了手。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和新日本製鐵社長三村明夫(2007年11月2日,千葉縣)

   

  「26歲、剛結婚的徐樂江把妻子留在重慶,來到我們這裡」,吉武開始講述30年前的秘聞。據稱,面對戴著黑框眼鏡、身穿工作服的青年技師徐樂江,吉武從頭開始教授機械維修保養。在慶祝會場,兩人肩並肩,用日語開始演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現場一片沸騰。新日本製鐵的社長三村明夫也打著拍子,烘托氣氛。

        

  徐樂江擔任寶鋼的領導人之後,現在還是中央委員會委員。但在當時,被派遣到君津鋼鐵廠(位於千葉縣君津市)的他只是名進入公司第3年、默默無聞的技術員。

      

  對於自1978年起在上海長江口啟動建設的寶山鋼鐵廠,新日本製鐵(包括相關廠商在內)總計派出了1萬人。另一方面,新日本製鐵還從寶鋼接收年輕技術員。這是因為當時鄧小平要求不僅是設備,還希望日方在管理方面給予指導。徐樂江當時也是訪日派遣團的成員之一。

  

新日本製鐵接收了眾多寶鋼的研修生(1984年,千葉縣君津市的君津鋼鐵廠)

         

  對新日本製鐵來説,寶山鋼鐵廠投産的1985年成為轉捩點。這一年,5個已開發國家簽署《廣場協議》,日元升值打擊了日本經濟。之後,三村從營業部門晉陞為經營策劃部部長代理,負責統籌大規模整合計劃。

  

  新日本製鐵由八幡製鐵和富士製鐵在1970年合併而成。三村看到的是即使面臨危機、但仍為出身母體爭取利益的經營高管們的樣子。最終,新日本製鐵敲定了不斷淘汰主要設備、把員工減至4分之1的計劃,當時的強烈體驗始終印在三村的腦海中。   

      


           

  自那之後過去近20年。在三村2003年就任新日本製鐵社長的時候,鋼鐵行業的環境開始出現劇變。受到中國爆炸式經濟增長的需求拉動,全球鋼材行情出現改善。尤其面對正式啟動全球化的汽車廠商,增強鋼板産能成為緊迫課題。但過去的教訓無法從三村的腦海中消除。

      

  「我的職業人生大部分都是蕭條。懷疑如今的繁榮是否真實。有時無論如何都無法確信」,三村有時會這樣説。

   

新日本製鐵和寶鋼合資生産汽車用鋼板的簽約儀式(2003年7月22日,上海)

         

  實際上,日本國內的粗鋼産量以1973年的1億1932萬噸為頂峰,截至當時始終徘徊在1億噸左右,沒有增長。雖然看起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已從根本上改變遊戲規則,但是否僅僅是暫時的熱潮?在經過迷茫之後,三村開始描繪對新日本製鐵來説屬於時隔數十年的增長路線。

    

  在已成為主戰場的中國,成為夥伴的是過去的「弟子」——寶鋼。新日本製鐵2005年與寶鋼成立汽車用鋼板合資公司,隨後迅速決定擴大規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