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川電機社長談中國設備投資前景
2020/01/03
2019年是世界經濟受中美貿易摩擦左右的一年。對經濟走向産生巨大影響的中國設備投資到2020年會有哪些變化?記者就此採訪了製造工業機器人和伺服電機的安川電機的社長小笠原浩(64歲)。
![]() |
小笠原浩 |
關注客戶企業
記者:以2019年5月8日美國總統川普批評中國為轉捩點,兩國相互妥協的氛圍降溫。
小笠原浩:我們的業務基本上依賴於製造業的設備投資。如果投資增加,本公司的銷售額也將相應增加。中美摩擦的影響以前就存在,而2019年本以為中國投資即將會增加。但由於5月8日川普的發言,遭遇當頭一棒。目前,中國沒有投資強勁復甦的跡象。
雖然不清楚摩擦走向會如何,不過像我們這樣涉足B2B(企業間交易)業務的企業應當關注自己的客戶,提出之後的市場將如何變化等預測。
記者:今後的節點是什麼時候?
小笠原浩:春節後的2020年2月或將成為第一個節點。中國的慣例是在春節之前不太會採取行動,而到了春節之後,會考慮「今年要怎麼做」,開始展開行動。最近10年,春節之後投資都出現增長。2020年也肯定會增長。
關鍵是那之後。投資的勢頭是迅速回落、逐漸回落、還是會保持下去?2017年曾因智慧手機生産擴大等而形成強勁勢頭,拉動了世界經濟。
設備過剩將帶來優勝劣汰
記者:2020年將出現何種局面呢?
小笠原浩:期待比2019年有所改善。中美的鬥爭對雙方沒有好處。做事還要靠行家。在美國銷售的智慧手機無法全部都在美國國內生産。我認為如果維持目前的氛圍,2020年不會發生異常的變化。
日本企業在進行設備投資、完成折舊之後,會提高操作設備的熟練度,以贏得競爭。另一方面,中國企業的傾向則是,如果在折舊期間內出現新的優秀設備,就捨棄現有的設備,更新換代。
在目前的中國,很多經營者認為「按兵不動會導致失敗」。因此,或許即將出現因等不及而進行投資的企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記者:中國經濟是否存在風險?
小笠原浩:中國人口達到約14億,不管中美貿易摩擦如何發展,內需都肯定會增長。如果投資恢復,對相應領域的相關企業來説,將在短期構成利多。但從長遠眼光來看,設備將趨於過剩,企業的優勝劣汰將拉開序幕。應當觀察哪些企業能贏得生存競爭。
不過,我從未覺得中國經濟的活力受到了損害。中國企業的代表經常造訪本公司,其中沒有人感到悲觀。能以那麼巨大的規模製造産品的國家如今只有中國。全世界都在持續關注中國。
本採訪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吉田忠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