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歐機器人企業在中國佈局疫情後

2020/04/23


       在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擴散的背景下,工業機器人的存在感提高。機器人廠商著眼於今後經濟活動的恢復,計劃推銷和供應主力産品。為了維持工廠的運轉,自動化和省人化需求再次受到關注。瑞士的重型電機設備廠商ABB、川崎重工業和安川電機等廠商為了在全球最大市場中國站穩腳跟而佈局。著眼後新冠危機的主導權之爭在水面下展開。

 

       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統計,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引進數量在2016年超過日本,位居世界之首。2018年中國引進了65萬台,增至2013年的5倍。近來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中國經濟踩下煞車,對工業機器人的引進産生影響。新型冠狀病毒也造成較大打擊,不過從中長期來看,機器人需求有望提高。

 

              

       ABB的工業機器人及離散自動化事業部總裁安世銘(Sami Atiya)表示,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生産一線的工業機器人化正在推進中,存在擴大空間,今後也考慮增産。關於全球範圍內的製造業停産,由於限制外出等,員工無法出勤,開始對企業活動産生影響。

                

       ABB正在上海新建工廠,投資額為1.5億美元,預定於2021年投産。這是ABB在中國的第3家工廠,將積極活用物聯網(IoT)。

                 

       預計該工廠將成為配備由機器人生産機器人工序的最尖端工廠。ABB並未透露産能,不過據業內相關人士表示,計劃年産9萬台。從單獨一家工廠的産能來看,這是前所未有的規模。

  

川崎重工的工廠

 

       日本的大型工業機器人廠商也在採取行動。川崎重工業2019年秋季在重慶新設了最尖端的川崎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應用研發中心,以擴大工業機器人的用途。該公司還考慮在當地生産可以做複雜動作的多關節機器人,總投資額在幾十億日元。川崎重工業社長金花芳則認為,會出現新的機器人需求,在逆風環境下精心制定增長戰略。

 


 

       安川電機2018年在江蘇省建成了第3家工廠,將當地年産能提高5成,達到1.8萬台。安川電機將在合資企業開發和生産可以快速活動的水準多關節機器人。機器人事業部部長小川昌寬表示,地産地消的模式穩定下來。比起僅在日本生産,在當地生産能夠更加細緻地應對客戶需求

 

安川電機的「協作機器人」,能與人分擔工作

 

       計劃在日本國內生産機器人的發那科也決定在中國擴充基地。該公司與中國企業共同成立的合資企業在重慶等地設立了技術支援基地,此外還將在上海市投資約300億日元,設立可進行交付前系統構建等的工廠。

 

發那科上海工廠的完工效果圖

 

       當前,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企業的設備投資停滯。但由於此次這樣的局面,從中長期來看,有助於自動化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有望實現增長。國際機器人聯盟的數據顯示,中國每1萬名製造業員工擁有140臺工業機器人,約為日本的三分之一。從地區特性來分析,開拓需求的空間很大。

 

       目前日本工業機器人企業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正在下滑。據日本經濟産業省統計,2012年日本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份額為65%,2017年下滑至44%。

 

       此外,在中國政府2015年制定的高新技術産業扶持計劃「中國製造2025」中,工業機器人産業被列為重點領域。2016年美的集團收購了德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庫卡。在政府大力支援的東風下,中國加快了培育本國製造企業的步伐。

 

       一位業界相關人士表示,在中國生産工業機器人的話,製造商和客戶在補貼和稅金方面能夠享受優惠政策。一家日資工業機器人製造企業的高管也透露:(中國)當地政府在工業機器人宣傳和銷售方面為我們提供了支援。今後,中國被認為會在所有行業出台經濟刺激政策,各家企業也在密切關注這方面的動向。

 

       新冠危機或將加快工業機器人的普及。雖然大多數觀點認為無人化的重要性會得到重新審視(日本國內的一名證券分析師),但同時也伴隨著風險,這要求企業在作出投資決策時採取謹慎態度。儘管如此,要想抓住疫情結束後中國需求快速恢復的機會,各家企業都不能鬆懈。工業機器人領域或將預測後新冠危機」的産業界前景。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福本裕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