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打造法匹拉韋國內供應鏈,規避海外風險
2020/07/23
日本富士底片控股將構建供應鏈,以在日本國內穩定生産有望作為新冠治療藥的「法匹拉韋(favipiravir)」。作為原料廠商的電化(Denka)和鐘化(Kaneka)等約15家企業給予協助,準備自9月起每月生産30萬人份的法匹拉韋。日本從海外採購原料面臨物流方面的風險,將轉為國內採購。
法匹拉韋已作為新型流感藥物獲得批准,在日本政府完成儲備的2018年之後停止生産。隨著新冠疫情擴大,厚生勞動省提出復産請求,富士底片於3月上旬恢復了生産。
![]() |
以前,法匹拉韋主要在中國採購原料進行加工,以醫藥「中間體」的形式進口到日本,經過製成藥片等多道工序後成為藥物。不過由於新冠疫情,出現了人員和物資的移動限制。富士底片認為今後仍有可能發生物流混亂,判斷原則上有必要在日本國內打造完整的供應鏈。
具體來説,約15家化學廠商和製藥企業將圍繞各工序進行分工。例如作為原料的丙二酸二乙酯,由電化(Denka)重啟設備,自6月起供貨。加工丙二酸二乙酯、製造中間體的工序由宇部興産和立山化成負責。鐘化和富士化學工業利用中間體製造作為有效成分的原料藥。將原料藥加工為藥片的工序則由日醫工和尼普洛(NIPRO)等提供協助。
![]() |
法匹拉韋 |
富士底片將召集20~30名員工設置項目組,開拓供應商。此前,有些供應商的設備因生産其他産品而被佔用,富士底片就協助生産提出了請求。日本政府也為增強法匹拉韋的生産設備提供補貼,正在推動增産。這種藥品此前無法全部在日本國內完成製造,今後將實現一條龍生産。
通過構建日本國內的採購網,富士底片制訂了7月生産10萬人份、9月生産30萬人份的時間表。此外,作為關聯企業的FUJIFILM Wako Chemical將投入約10億日元,提高原料藥的産能。據稱最快能自10月起增加10萬人份的産量。
圍繞新冠治療藥,日本在5月特例批准了美國藥企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最近還批准了消炎藥「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法匹拉韋作為新冠治療藥正在實施臨床試驗,但未找到足夠的志願者,批准程式推遲。富士底片將於7月內在科威特啟動最多約1千人參與的大規模臨床試驗,力爭在世界各國獲得批准。
在富士底片2020年度生産的約200萬人份法匹拉韋中,日本政府不管是否獲得批准,都將購買約130萬人份作為儲備。其餘預計用於臨床試驗和海外銷售等。
作為法匹拉韋主要成分的物質專利在日本仍然有效,但在海外很多國家已經到期。日本政府正向各國供應法匹拉韋,但供給量有限,因此海外出現了在本國生産仿製藥的趨勢。在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當地製藥廠商生産仿製藥,已獲得批准。海外媒體報道顯示,土耳其和埃及等國也出現生産法匹拉韋的動向。
一家製藥企業的負責人表示,「由於新冠疫情,藥品在安全保障方面受到關注,可能成為重要的核心技術」。不僅人員和貨物的移動在空間上受到限制,在「有事」之際,各國將治療藥優先供應本國的可能性很高。不僅是法匹拉韋,包括人工呼吸機、防護服和口罩等在內,以本次疫情為契機,日本國內供應鏈的重要性出現提高。日本國內企業在生産方面開展合作的情況正在增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花田幸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