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具機海外訂單約2年來轉增,中國拉動復甦

2020/10/13


  日本工具機的需求正在復甦。9月訂單額同比減少15%,降幅與8月(減少23%)相比收窄。尤其是面向海外的訂單,在中國拉動下約2年來轉為增長。來自中國的訂單之中,引人關注的是半導體和醫療相關領域。由汽車用工具機支撐整體的訂單結構出現變化的跡象。

     

  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簡稱日工會)10月1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9月訂單額為841億日元。從構成來看,日本國內訂單額減少34.3%,連續22個月低於上年。另一方面,海外訂單額增長1.8%。

  

   

  「4~6月觸底,目前已雲開霧散」。大型工具機企業DMG森精機的社長森雅彥感受到來自中國等的訂單復甦。據稱該公司在中國天津市的工廠已實現滿負荷運轉。

    

  表現強勁的是用於加工半導體製造設備零部件和泵的工具機。隨著5G的實用化和全球居家辦公擴大,通信伺服器使用的半導體等的需求正在增加。

  

日本工具機企業的工廠

   

  在中國,截至6月前後引人關注的是汽車相關領域的工具機洽購。目前範圍正在擴大至半導體製造、航空和醫療等廣泛行業。

   

  西鐵城精機2021年將在中國山東省建設新工廠,把當地的月産能力提高至350台,幾乎翻一番。主力是切削人造牙齒材料等的機械。在老齡化加劇的地區,需求正在增加。

     


      

  此外,著眼於新冠疫情後的趨勢也將推動需求復甦。工具機企業大隈來自中國的訂單額已超過上年同月。除了工程機械和基礎設施用工具機之外,目前用於加工航空引擎零部件的機械的洽購也已出現。大隈的社長家城淳表示,在全球航空需求冷卻的背景下,「尋求提高加工難度、以贏得競爭的意識強烈」。

    

  中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政策。同時,由於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相關企業強化制裁,中國企業正在通過國産化來加以對抗。

   

  日本各工具機企業將抓住這種趨勢,加強中國業務。涉足晶圓接合的D-Process和生産晶圓接合機械的三菱重工工具機展開合作,力爭獲得中國企業的代工訂單。

   

  高科技産業拉動中國的復甦,從長期來看還有可能改變日本工具機行業的賺錢方式。在日本工具機來自製造業的訂單中,汽車相關領域2020年1~8月約為24%,與2015年相比減少約10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電子及精密儀器領域」的訂單則穩定在約1成。日工會的會長飯村倖生認為,「汽車行業的投資對象正在從機械轉向軟體」。如果零部件數量少的純電動汽車普及,來自汽車領域的訂單比率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