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動化設備企業擔憂中國需求觸頂

2021/06/21


      安川電機和哈默納科(Harmonic Drive Systems)等日本工廠自動化(FA)設備大型企業相繼下調了中期經營計劃的目標。以中國的自動化需求為東風,這些企業目前業績堅挺,但擔憂中美摩擦和提前下單帶來的需求透支導致需求銳減的2017~2018年的狀況重現。由於各自動化設備企業低調的業績預測,股價也陷入低迷。

   

              

      安川電機來自中國的工具機訂單額2021年4月增至上年同月的3.3倍,達到378億日元,僅次於2017年11月,創出歷史第2高水準。雖然進入今年後維持強勁勢頭,但在作為機械的主要供貨對象的行業,目前出現了後勁不足的跡象。5月的中國新車銷量受半導體短缺影響,時隔13個月出現同比下滑。小松和日立建機預測上財年迅速擴大的中國工程機械需求到本財年將轉為減少。

 

      「市場並沒有復甦到足以抵消新冠疫情和中美摩擦影響的程度」,安川電機的社長小笠原浩這樣評價道。該公司將中期計劃的最終年度延長1年至2022財年(截至2023年2月),將營業收入目標定為4700億日元,比此前(5400億日元)下調700億日元。

  

安川電機的日本北九州工廠(資料)

      逼近2018年1月創出的上市以來高點的安川電機的股價在下調中期計劃的消息發表後應聲下跌。作為業績的先行指標的季度訂單2020年12月~2021年2月比上年同期增長20%,表現堅挺,但在中國的週期性復甦的頂峰被意識到的背景下,被解讀為利多出盡。

  

     哈默納科新發佈的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的營業收入目標為700億日元,同樣低於上次中期計劃提出的2020年度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日元的目標。該公司社長長井啓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如同一記重拳(body blow)。供應鏈的過剩庫存的消化用了1年以上時間」,結果2020年度的業績僅為370億日元。

  

      意識到來自中國的機器人和半導體等的需求波動,日本相關企業對持續快速增長開始持慎重態度。看好小型機器人業務擴大的分析師也表示「目標顯得悲觀」,股價自2021年年初起下跌3成以上。

    


      自動化設備的需求2017年度以中國智慧手機的生産設備為中心迅速擴大,另一方面,2018年度以後由於中美貿易摩擦激化和需求透支的影響而減速。由於當時的苦痛記憶,日本各家企業提出了謹慎的業績預測。

   

      受益於電商東風的日本自動化設備企業DAIFUKU也被認為今後3年的中期計劃不容樂觀。該公司的營業利潤率目標從此前計劃的11.5%下調至10.5%。日本國內的物流設備表現強勁,但考慮了因中國等的液晶面板相關設備投資減少、面向清潔車間的設備的收益性較低等因素。

  

      日本工業機器人企業發那科預計2021財年利潤增長3成,但下半年(2021年10月~2022年3月)與上半年(4~9月)相比,營業收入減少1成。該公司預測認為,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等零部件加工領域洽購突出的小型切削設備「高速鑽孔機(Robodrill)」的需求7~9月將放緩。

  

      在股市,有觀點認為「本財年下半年以後中國需求的持續性不透明,在此背景下,固定費削減和新領域的開拓等將受到考驗」(摩根大通證券的高級分析師佐野友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