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船業欲借LNG燃料船商機應對中韓
2021/08/25
日本的造船企業正在為大型商機而沸騰。日本郵船等日本國內海運巨頭已開始面向溫室氣體減排而大量訂購新一代的液化天然氣(LNG)燃料船舶。在競爭對手南韓企業和中國企業領先的背景下,日本企業能否利用這一商機提升技術實力和成本競爭力,將受到考驗。
LNG燃料船與使用重油的船舶相比,能使航行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5%。有的汽車廠商也以使用LNG燃料船作為交易條件,在這種趨勢下海運巨頭正在推進投資。日本郵船近期向日本造船(Nihon Shipyard)和新來島造船(Shin Kurushima Dockyard)訂購了12艘LNG燃料的汽車運輸船,合計金額超過1000億日元。此外,商船三井到2030年前要引入90艘LNG燃料船,預計也將向日本企業發出部分訂單。
![]() |
日本郵船面向脫碳化加快燃料轉換 |
這對造船企業來説是巨大的商機。日本國內的船舶建造能力達到2000萬總噸,但建造量持續減少。2020年的建造量比2019年減少約2成以上,降至1294萬總噸,開工率降至低於7成的水準。
截至1980年代中期,日本造船企業是建造量佔世界約一半的業界霸主。但進入2000年代後,被在政府主導下擴大規模的中企和韓企超越。目前,中韓的建造量份額達到7成,而日本僅為約2成。
![]() |
加速的脫碳化浪潮能否推動日本國內造船業東山再起?英國調查公司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的統計顯示,世界新增建造的船舶約有27%為LNG燃料船。南韓企業獲得其中大部分訂單,中國正在追趕。
在日本的造船廠中,近年來受建造能力萎縮和勞動力短缺影響,不斷出現交貨期推遲的情況,海運巨頭向中國造船廠下訂單的情況增加。日本國土交通省海事局指出,「技術積累的差距有可能對燃料船造成影響」。
日本競爭力的下降還體現在LNG燃料船的核心零部件燃料箱不得不依賴從中國進口這一現實。製造燃料箱需要防熱等特殊技術,日企無法在成本方面抗衡中國企業。今治造船正在摸索燃料箱的自産化,但該公司一把手表示「由於沒有成績,最初成本較高」。
日本造船企業的建造成本被認為比中國高出約2成。提高成本競爭力是課題。
向日企訂購LNG燃料船的日本郵船的專務執行董事曾我貴也表示,「此前海運企業一直要求(造船廠)降價,但此次將攜手降低成本。希望能促進維持國內造船廠的業務基礎和提高競爭力」。
在LNG燃料船之後,將迎來被視為新一代船舶首選的氨燃料船。日本國內海運企業預計自2020年代後半期開始下訂單。如果能充分利用目前的商機,日本國內造船企業的東風或將持續下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崎Natsu美、嶋田航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