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田推出新一代鈑金折彎機,效率提至3倍
2023/02/13
世界級鈑金加工機企業天田的新一代鈑金折彎機將在2023年內實現實用化,有助於應對人手不足問題。通過人工智慧(AI)自動實現模具的選擇及精密操作,將生産效率提高到傳統機型的大約3倍。日本製造業的工人二十年裏減少了13%,在多由中小企業從事的鈑金加工領域,人手短缺問題更加嚴重。新機型利用增強現實(AR)圖像等顯示折彎的位置和速度,易於代替熟練工的工作。
「請降低折彎速度」,寬4米、高3米的天田新一代折彎機在工人面前設有顯示器,AI能極其細緻地輔助加工。有時鈑金僅推進10微米,成品角度就改變1度。螢幕上顯示攝像頭影像與用紅色標出操作點的AR圖像的合成畫面。可以用語音操控,該公司表示「新手也能立即發揮作用」。
![]() |
可以看著螢幕進行精密加工(照片為新型折彎機的演示) |
折彎機用上下兩個模具夾住金屬板進行彎曲。天田在折彎機領域佔有日本約7成份額,在整個鈑金加工機領域也是日本國內最大的企業。鈑金産品用於ATM、自動販賣機、影印機及廚房設備等,用途廣泛。來自純電動汽車(EV)電池箱、充電設備及半導體製造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隨著熟練工退休等,鈑金領域出現人手短缺,提高生産效率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準備時間佔8成
按照傳統的方式,工人要首先根據圖紙考慮合適的模具和加工順序,然後在加工機上輸入程式。然後,主要按照「調試」、「試折彎」、「加工」3個工序完成。調試時,要從上下各100多個模具中選擇合適的模具,運過來進行設置。有的模具超過20公斤。
其次是新手最花時間的「試折彎」。鈑金具有彎曲後也能恢復原狀的作用力,需要仔細測試。工人的經驗影響著固定位置、力道及完成後的檢測等的速度。在全部操作時間內,實際的「加工」佔2成,一系列準備工作要佔8成。
天田的新一代折彎機將於2023年夏季左右首先在日本上市,該機型由AI學習熟練工的經驗值和材料數據。用掃描器讀取圖紙,判斷合適的模具和加工,自動生成程式。帶有模具架的高端機型從模具的選擇、搬運到設置都是全自動完成,沒有重體力勞動。
進行試折彎時,由AI學習材料資訊,可從第一次開始提高精度。感測器會自動提示完成的角度,不需要測量尺寸。加工時按照AR和語音提示進行作業。雖然産品的尺寸、形狀、模具的更換數量不同,但整體而言生産效率大約可提高至3倍。據悉,1臺新一代機型可處理3名熟練工用3台舊機型完成的工作量,即便是新手,也只需培訓約兩周就能操作。
以由4塊金屬板組成的約30釐米見方的個人電腦用精密鈑金零部件為例,使用舊機型完成調試、試折彎、加工,新手總共需要80分鐘。熟練工需要約40分鐘,但新一代機型的驗證結果顯示,不到20分鐘即可完成。天田社長磯部任表示,「對製造業的品質起到支撐作用的熟練工減少,加工機必須要有以提高效率和自動化為關鍵詞的巨大進化」。
向電動化轉型
在日本,隨著熟練工減少,女性和外國人在相關領域的工作機會增加。新一代機型可識別人臉,啟動符合熟練程度的操作畫面和程式,支援15國語言。而且,動力源從油壓改為電動,最多可使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兩成。還提供測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客戶編制報告的功能。今後,天田將擴大電動産品。
天田在總部新設了「全球創新中心(Global Innovation Center)」,這裡擁有鈑金及切削等90種最新機型,客戶可以對使用便利性和品質進行驗證。日本的熟練工技能較高,但與歐美相比,數位化步伐緩慢。預計新一代機型的價格將比每台數千萬日元的舊機型高出15%左右,但會轉變為從根本上解決客戶課題的産品。計劃從2024年開始在歐美銷售,到2025年度,使全球銷量達到2500~3千台,比目前增加25~50%。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