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機械行業也掀起電池爭奪戰

2023/11/23


      建築機械企業為了應對電動化時代,正在加緊確保電池。除日本小松(Komatsu)將收購美國電池企業之外,瑞典商用車和建築機械巨頭富豪集團也宣佈收購另一家美國大型電池企業。雖然電池的主戰場眼下仍是純電動汽車(EV),但是在需要應對脫碳化的建築行業,爭奪戰也已拉開序幕。

  

小松將收購美國電池企業

     

      小松1120日發佈消息稱,將收購美國電池製造企業美國電池解決方案(ABS、位於密西根州)。將取得全部股份,收購金額未公開。ABS正在開發、製造用於商用車和工業用車輛的鋰離子電池。通過收購,將能夠開發最適合建築機械和礦山機械的設計的電池。

     

      「富豪集團將完善並進一步加快當前的電池和電動化進程」,富豪1110日也發佈消息,將從陷入經營困境的大型客車開發企業美國Proterra收購電池業務。計劃投資2.1億美元。

  

      建築一線也在推進脫碳化

  

      各企業之所以併購電池企業,是因為脫碳化浪潮正在擴大至建築一線。

  

      在建築機械領域,此前電動化並沒有取得多大進展。其背景是大型機械很多,同時還必須保持較高的功率。建築工地等遠離充電設備的情況較多,與電動化的契合度不佳。

  

      但是,如果推進脫碳化的行動遲緩,可能會招致投資者和客戶的不滿。因此,各大企業都在迅速推進電動化,小松將在2023年度投放總計4款電動迷你挖掘機和中型挖掘機。

     

   

      實際上,小松在電動建築機械上使用的是Proterra的電池,也有可能從富豪採購。建築機械用電池很難改變規格,如果改變車身的設計,成本將隨之增加。對於幾乎在同一時間宣佈收購ABS的小松來説,也存在避免成本增加的一面。

 

      對維護業務減少的危機感

  

      在接二連三的收購背後,也存在如依賴柴油引擎、將失去各企業最賺錢的維修業務這一危機感。

  


      建機企業非常重視維護業務。這是因為新車銷售受經濟波動的影響,收益上下波動,但零部件銷售和維修等售後服務只要機械仍在運轉,需求就不會大幅下降。例如小松,零部件銷售佔到建築機械業務的四分之一。

  

      如果隨著脫碳化的推進,柴油引擎的需求下降,這些穩定的收入來源也將減少。各企業尋求通過現在開始自主生産即將成為未來主要零部件的電池,確保下一代的業務基礎。

  

      歐洲還出現補貼制度

  

      美國卡特彼勒2023年宣佈對研發電池技術的Lithos Energy進行投資。日立建機計劃在歐洲與荷蘭蓄電設備製造商以及伊藤忠商事合作,將能夠運輸的貨櫃大小的充電設備運到施工現場。

   

      歐洲具有對建築機械電動化的補貼制度,充電的基礎設施和標準也比較完善,但有聲音表示日本的支援政策不夠充分。在成本方面如何與歐洲企業競爭也將成為今後的課題。

  

      日本國土交通省將制定電動建築機械的認證制度,之後完善補助金等的普及促進政策。即使實現電動化,如果電力來自火力發電,也無法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日本,可再生能源比歐洲更難採購,這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