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促使日本企業遷出市中心
2021/06/02
企業選址過度集中於東京都心的情況正在迎來轉捩點。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利用日本國稅廳的系統分析國內企業的所在地資訊,2020年度從東京都心遷出總部的企業比2019年度增加2成以上。以不擁有資産的中小服務業為中心,將基地遷往郊外和地方城市的趨勢明顯。受新冠疫情推動的工作方式變化正在促使企業遷移。
![]() |
《公司法》規定,日本國內企業變更總部所在地需要進行登記。利用國稅廳的「法人番號公佈網站」功能,以2019年1月以後遷移和登記所在地的約39萬件為對象分析了遷移目的地。從東京都區部遷往外部的企業數自日本國內疫情擴大的2020年4月前後起出現激增。2020年度的遷出數約為6700家,比上年度增加24%。遷入東京都區部的公司數約為4600家,遷出的數量多出4成以上。從大阪市遷到市外的情況比上年度增長23%,名古屋市增長15%,在其他大城市中,遷出也在加速。
觀察2020年4月以後遷出東京都區部的遷移目的地,很多企業選擇了與都心距離適中的郊外。最多為橫濱市的約770家,川崎市、埼玉市和埼玉縣川口市排在前列。遷往橫濱市的機械企業因居家辦公增加而在2020年10月遷移。員工約為30人,通勤等交通便利成為決定性因素。從澀谷區遷往埼玉市的音樂製作公司的經營者表示,「自3·11日本大地震前後開始考慮遷移。疫情起了推動作用」。
![]() |
除了那霸市等的渡假地之外,宇都宮市和茨城縣筑波市等鐵路交通便利的東京圈近郊的城市也是很多企業的選擇地。像神奈川縣鐮倉市一樣,提出吸引IT企業遷移的自治體也排在前列。
得到東京商工調查(Tokyo Shoko Research)的協助,調查了2020年度遷出東京都心的企業行業,經營顧問約為570家,數量最多,軟體開發外包約為380家。即使在東京都心沒有事務所,「也能線上靈活應對的行業不斷遷移」,東京商工調查的資訊部長原田三寬表示。按規模來看,中小企業較多,在能獲得財務數據的1328家公司中,9成的銷售額在10億日元以下。超過100億日元的企業很少,只有連接器製造商廣瀨電機和茶專賣連鎖店的Lupicia等22家,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是在遷移目的地已有工廠等。
如果企業遷移,對於自治體來説,將帶來地區經濟激活和法人住民稅等的稅收增長。為了爭取疫情下的遷移需求,自治體也積極招商。橫濱市修改了條例,自4月起將遷入補貼對象的企業規模從員工100人以上放寬至50人以上。IT相關企業等遷入增加,該市的負責人表示,「中等規模企業決策迅速」,政策取得了成效。
2020年12月遷至埼玉縣所澤市的軟體開發企業Clear Code的董事南慎一郎表示,「原本住在東京西部的員工就很多,同時還有IT企業能享受的補貼,這成為我們搬家的契機」。2020年4月以後有包括Clear Code在內的46家企業從東京都心遷至該市。
城市規劃專業的早稻田大學高等研究所副教授山村崇指出,各類人士相遇的平臺功能對於地區産業發展是必要的,這一點今後也不會改變。他認為「隨著辦公室進入此前屬於居住空間的郊外城市,如果多樣性提高,將帶來地區重建的機會」。由於疫情改變了工作方式,企業在市中心擁有辦公室的意義下降。能否在創造商業機會等方面彰顯自治體的獨特性,或將決定招商的成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朝田賢治 宗像藍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