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快微生物發電實用化步伐
2014/08/19
![]() |
在利用可處理1升廢水的小型裝置進行的實驗中,由微生物所發電力的40%得到了回收。從10月份開始將在積水化學的工廠內設置處理1000升(1立方米)廢水的設備,啟動廢水處理所需電力的80%依靠「自給自足」的實驗。要推向實用化,必須具備1天處理1000立方米廢水的能力,將通過實驗來解決面臨的課題。未來輸出功率有望達到10~20千瓦。計劃10年以內推向實用化。
東京工業大學的大竹尚登教授成功開發出實現高效發電的系統。具體做法為在佈滿碳奈米管的網上繁殖麵包酵母,然後讓酵母分解有機物,和過去相比,發電效率提高至10倍。據稱,在佈滿奈米管的網上微生物無法跑掉,發電效率因而得以提高。
![]() |
東京工業大學通過附著在奈米管上的微生物來實現高效發電 |
作為實用化所面臨的課題,東京藥科大學的渡邊一哉教授指出「生物學和電氣化學等不同學科領域的融合必不可少」。此前一直是微生物領域的研究人員在推進研發,如果擅長催化劑和材料研發的企業的研究人員也能參與研發,生物燃料電池的實用化將成為可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