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電池要進化了
2014/12/15
![]() |
東北大學的一杉副教授等人在真空環境下製作出全固定電池 |
在研究中,日本東北大學的一杉太郎副教授等人關注到了電解質和電極界面的問題。通過使用真空裝置,並調整電池的製作方法,使電解質和電極完美貼合。由於界面緊密貼合,鋰離子易於在電池中移動。解決了固體電解質和電極受縫隙和雜質影響無法緊密貼合的課題。
在使用試製的全固體電池進行的實驗中,充電時間從使用電解液的傳統電池所需的30分鐘以上縮短至3分鐘。如果將全固體電池用於純電動汽車(EV)的電池,將實現快速充電。今後將與豐田和電池廠商共同推進開發。
同為東北大學的折茂慎一教授和宇根本篤講師等人使用鋰和氫的化合物作為電解質,將全固體電池的重量減輕了一半以上。此前研發的使用硫化物和氧化物作為電解質的全固體電池要比使用電解液的電池更重。
使用鋰和氫的化合物後,存在只有在高溫環境下才能工作的問題,但通過對電解質的成分等進行改進,由原來的120攝氏度降低到了90攝氏度。今後的目標是使該電池在室溫下實現正常工作。計劃與三菱瓦斯化學合作,力爭5年後作為純電動車等配備的電池達到實用水準。
![]() |
目前作為主流的鋰離子電池單位體積的輸出功率較高,蓄電量也大。主要用於便攜終端及純電動車等。不過發熱可能導致破損,有觀點指出存在安全隱患。
新一代電池:配備現有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汽車充滿一次電的行駛距離僅為200公里左右。而汽油車在加滿油的情況下可行駛約500公里。新一代電池的目標是將性能提高到與汽油車等同等或以上的水準。還力爭提高安全性和耐久性,縮短充電時間。
目前正在開展研發的新一代電池除了全固體電池及鈉離子電池之外,還包括使用空氣中的氧實現輕量化的空氣電池、使用鎂離子等蓄電量較多的多價離子電池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