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一

  • 0407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日系領跑「終極環保車」

日系領跑「終極環保車」

2014/11/19

PRINT

      豐田汽車11月18日宣佈,將於12月15日上市被認為是「終極環保車」的燃料電池車(FCV),這款車被命名為「未來(MIRAI)」。這將是燃料電池車在全球首次面向普通消費者上市銷售。本田也將在2015年度之內上市轎車款燃料電池車。日本政府將在加氫站建設等方面提供支援。力爭在全球率先普及燃料電池車的官民一體化措施將正式啟動。

      「‘未來’的技術創新將超越混合動力車(HV)‘普銳斯’」,針對這款繼普銳斯之後,時隔17年來再次推出的新一代環保車,豐田副社長加藤光久在當日的記者會上如此表示。

 
      「未來」是四座轎車款乘用車,含稅價格為723.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7.96萬元)。由於日本政府將提供購車補貼(202萬日元),購車者實際支出金額約為52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7.2萬元),與豐田高檔轎車「皇冠」幾乎相當。10年前,燃料電池車的單輛價格被估計在「1億日元」,但豐田通過應用混合動力車的部分零件,以及啟動基礎部件的內部生産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燃料電池車與使用馬達驅動的純電動汽車(EV)在環保性能上接近,但在續航距離上要勝出一籌。使用氫作為燃料的「未來」加氫3分鐘即可行駛650公里,是日産純電動汽車「LEAF(中國名:聆風)」的2.8倍。混合動力車加油一次可行駛近1300公里,但仍需排放二氧化碳。

      「未來」在日本國內的年銷售目標為400輛。在美國則計劃2015年夏季以後投放市場,力爭到2017年底銷售3千輛以上。在歐洲市場上計劃到2016年前後銷售50~100輛。「未來」將在愛知縣豐田市的元町工廠生産,預定在2015年底之前使年産量達到700輛。

      除豐田外,日産與德國戴姆勒、美國福特汽車也在正聯合開發燃料電池車,目標是在2017年投放市場。通用汽車(GM)則與本田展開合作。豐田希望通過率先上市並積累業績經驗,以在相關領域佔據優勢。豐田以往曾通過普銳斯在混合動力車領域領先一步,從而掌握了很大市佔率,此次似乎正沿襲著同樣的戰略。

      據日本德勤管理諮詢公司預測,日本的燃料電池車市場到2030年將達到40萬輛的規模。但走向普及仍將面臨許多課題。

      一是需要擴充加氫站,目前日本國內已確定設置的加氫站只有約40處。燃料電池車只有在設置了加氫設施的地區才能銷售,目前估計僅限於東京、名古屋、大阪、九州。另外還存在氫的價格高於汽油的問題。豐田副社長前川真基表示「完善配套環境的工作才剛剛站在起跑線上」。

      每個加氫站的建設費用在4~5億日元左右,日本政府決定提供一半的補貼,這將推動加氫站的建設。豐田還將與本田等合作,建立按接近汽油的價格提供氫燃料的機制。日本為了在全球率先實現「氫能源社會」正官民一體加緊行動。

      通過開發「未來」,生産電池膜等部件的材料廠商和化學廠商開始與豐田建立新的業務聯繫。在加注氫的基礎設施方面,經營工業氣體的岩谷産業等也在積極開發相關裝置。燃料電池車的普及潛藏著開創新産業的可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3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