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教授的倣真機器人研究最前沿

2018/03/07


      「可愛的事物」能讓患有癡呆症的老年人産生豐富表情、「美麗的顏容」則讓男性産生戀愛感情。日本大阪大學的石黑浩教授研發的人型機器人已開始逐漸走進人類社會。據他説,如果能充分應用機器人的卓越功能,人類在不久的未來將大大提高自身能力。

   

 

    「人類僅憑肉身勢單力薄。而借助機械化則可以實現進化」,石黑教授這樣説。正如原始時代,人類使用火和矛,而現代則使用智慧手機、個人電腦和汽車等新技術一樣,機器人也是人類實現進化的新的原動力。這樣的萌芽已經逐漸顯現。

  

    「奶奶,舉高一點、再高一點」、「很好」……在日本宮城縣名取市的特別養護老人院「浦安」,護理人員通過遠端操控的麥克風,讓機器人與老人實現聊天互動。2017年1月,這家老人院在日本最先引進了石黑教授等開發的小型機器人「Telenoid」。通過讓患有癡呆症的老年人接觸和擁抱Telenoid,喚回了他們臉上久違的豐富表情。該設施的職業治療師也吃驚地説:「本以為很了解這些入住老人,沒想到這才看到了他們真正的面貌」。大阪市和兵庫縣尼崎市的相關設施也決定2018年春季引進該款機器人。

  

在特別養護老人院與老年人聊天的「Telenoid 」。護理人員進行遠端操控,通過內置麥克風進行交流
Telenoid的容貌沒有明顯的特徵, 能令老人想起孫輩和子女等親人。坐在輪椅上的奶奶手舉Telenoid,滿面笑容

       

      一邊變換視線和表情,一邊做出歪頭等可愛姿勢的美女機器人「ERICA」則是另一款備受矚目的機器人。在對話過程中,它可以使男性産生戀愛感情。在機器人開發方面,下一步是讓ERICA擁有自主思考的「意識」。如果ERICA不僅能表達記錄好的語言,還能夠理解對方的意圖和喜愛之情的話,將成為能感知人心的機器人。人類與動物不同,能夠通過意圖向他人表達關懷和愛。如果機器人能具備意識,則將進一步縮短與人類的距離,並真正走進人類社會。

    

美女機器人「ERICA」(京都府精華町,開發:ERATO石黑共生人類機器人互動項目)
和真人長相一模一樣,能夠自然地進行對話

   


  

      有關機器人和人工智能(AI)將奪走人類工作的討論十分激烈。對此,石黑教授不客氣地表示「人類將兩極分化為活用技術的人和被技術利用的人」。隨著社會趨於手冊化,不自己動腦思考的人越來越多。如今人類失去了人類本應擁有的特徵。如果不能很好地接受教育並活用技術,則終將變成被技術利用的人。做一個「會思考的人」,這才是生存之道。

      

石黑教授(左)以及以其本人為模型的機器人(大阪府豐中市)
機器人的手部也製作的非常逼真(下方為石黑教授本人的手)
通過機器人研究來揭示人類本質的石黑教授的挑戰沒有止境

      如今是機器人活躍於社會的時代。未來我們或許也能逐漸看到人類自身的進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阪經濟部 住下敦宣,大阪攝影部 浦田晃之介、淡嶋健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