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的真面目開始浮現
2020/02/10
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仍未見轉折點的背景下,神秘傳染病的真面目在慢慢浮現。日本、美國和中國等國家的專家開始研究患者的發病經過,了解症狀的特徵和候選治療藥的效果的可能性等。有一些看法認為,新型肺炎的症狀與「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等相比顯得較輕微,多為類似於感冒和流感的症狀。
![]() |
成功分離出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提供) |
日本感染症學會發佈了在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接受治療的3名患者的治療經過和分析結果。曾在中國湖南省居住的中國人出現了咳嗽、發燒和畏寒等症狀。在X射線和CT檢查中發現肺部有陰影,被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一度出現輕度呼吸困難等症狀,使用了抗愛滋病毒(HIV)治療藥。之後,呼吸等狀態沒有繼續惡化,入院第5天體溫降至37度,也無需繼續吸氧。
其餘2每人平均為曾去過武漢市的日本人。1人持續低燒,但未患肺炎,目前已康復。另外1人被診斷為肺炎,但未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日本感染症學會指出3每人平均非重症。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新型肺炎的主要症狀是發燒、咳嗽和氣喘。美國的首例患者也從咳嗽和發燒發展到肺炎,第12天症狀改善。
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流感病毒研究中心(簡稱感染研)的負責人長谷川秀樹指出,「初期症狀與流感接近」。大阪大學教授朝野和典也表示,「難以和流感、感冒區別開」,他同時表示「很少出現流鼻涕和咽痛的症狀,發燒和咳嗽似乎很多」。
在海外也相繼出現很多研究報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1月底在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上刊登論文,對1月1~20日確診的99名患者截至25日進行了觀察。逾8成患者出現發燒和咳嗽,同時31人發生氣喘,11人出現肌肉酸痛。腹瀉為2人。
感染研的長谷川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似乎在比較早的階段引發了肺炎和呼吸系統症狀」,「非典」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患者出現的腹瀉「目前很少」。
越南的胡志明市巴斯德(Pasteur)研究院等1月底在美國臨床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上發表論文,報告了從武漢市來到越南的65歲男性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確認了肺炎的狀態,採取氧氣補充等措施之後康復。這名男性患有心臟病等慢性疾病。
日本東京醫療保健大學的教授菅原erisa表示,「使用抗癌藥或已有其他疾病的人可能出現重症化」,指出了容易發展為重症的患者的條件。越南和武漢市的部分病例屬於這種情況。患者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
![]() |
另一方面,在被報告的範圍內,出現重症化的患者缺乏共同的確切特徵,日本神戶大學教授中澤港認為,「仍然無法得知哪些人會發展為肺炎,出現重症化」。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的教授浦島充佳表示,「重症化的情況似乎不僅限於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認為大氣污染和不完善的醫療體制等也是重症化的原因。
針對治療方法,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感染症疫學中心負責人鈴木基表示,「現階段沒有殺死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治療方法」,基本上是等待病毒自然從人體內排出的對症療法。具體來説就是服用退燒藥和止咳藥等。不過,由於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細菌造成的二次感染有可能加重肺炎。在這種情況下,「與普通的肺炎同樣,通過抗生素抑制肺部損害的治療法很有效」。
以海外為中心,攻擊病毒本身的抗病毒藥物也在積極使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論文顯示,99名患者中的大部分使用了抗生素,75人使用了流感治療藥「奧司他韋」和HIV藥物「利托那韋」(ritonavir)等抗病毒藥。31人已經出院,11人死亡。論文指出,儘早發現重症患者,及時治療非常重要。似乎評估藥物效果仍為時尚早。
由於包括無症狀病例之間出現人傳人現象,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發生基因變異,傳染性也將隨之提高。針對今後發病後的症狀變化,神戶大學的中澤教授表示,「(影響症狀程度的)病毒的毒性有可能提高」,但同時也指出「如果傳染性加強,毒性或將減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草鹽拓郎,豬俁里美,岩井淳哉,出村政彬,Slevin大濱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