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衛材將在中國開發癡呆症新藥

2020/12/11


  日本製藥企業衛材(Eisai)將於2021年初在中國啟動專門針對癡呆症的線上診療服務。將上線一個供癡呆症專業醫生登記的網站,建立起供患者和醫生交流症狀和治療方法等的平臺。衛材計劃利用癡呆症患者的數據,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新藥。

     

  中國京東集團(出資51%)和衛材(出資49%)成立的合資企業將負責這項業務。預定開設進行藥品銷售等的門戶網站並提供專用APP,還將在該網站上增加用於線上診療的視頻通信功能。

  

   

  設想的主要用戶是出現健忘症狀和存在癡呆症擔憂的老年人。將確保約2000名癡呆症專業醫生,預計3年內網站註冊人數達到100萬。

    

  專業醫生將利用在醫療機構工作的空閒時間等提供線上診療服務,除了診斷以外,還指導用戶改善生活方式等。衛材將通過人工智慧(AI)技術分析診療等獲得的數據,查明引發疾病的生活習慣,為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癡呆症治療藥物提供幫助。

   

  衛材擁有的阿茲海默症主要治療藥物「安理申」很受關注,該藥品最高時的銷售額超過3000億日元。衛材通過長年開發癡呆症治療藥和臨床試驗積累了經驗,考慮將之用於開發面向中國的新藥。

  

衛材的logo(Reuters)

    

  在其他企業方面,鹽野義製藥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於11月設立了合資企業,同時開設了藥品研究基地。平安保險的線上診療業務2019年的累計診療次數超過3億次,雙方將把獲得的數據應用於新藥開發。運用合資企業的成果,開發出的新藥不僅在中國銷售,還考慮在日本及其他亞洲各國銷售。

   

  除日資企業以外,法國藥企賽諾菲已於2020年初與阿里健康合作。通過提供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醫療資訊提高線上診療的品質。

    


      

  在中國,外資企業實際上無法單獨獲得網際網路業務的授權。據悉衛材預計中國的個人資訊管理將和歐美一樣越來越嚴格,因此制定了合資的業務計劃。

   

  中國有超過14億人口,2018年的藥品市場規模達到約15萬億日元,是日本的1.5倍。有人預測在老齡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的藥品市場規模到2025年將擴大到23萬億日元。

    

  不過,在開發新藥的技術和經驗方面,中國落後於歐美和日本的藥企。中國企業與海外藥企合作,還有強化包括新藥開發在內的保健業務的目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