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滴血驗病技術在進化

2021/04/30


  日本東麗開發出了用1滴血就可以診斷出哮喘、食物過敏等多種過敏疾病的檢測晶片。現在的主流方式是注射器採血檢測,這種方法對於檢測需求大的嬰幼兒而言負擔很大。通過普及簡易檢測方法,促進早期診斷,有利於防止嚴重的過敏反應等。利用微量血液進行診斷的技術在癌症和阿茲海默症領域不斷推進開發,這種技術還推廣應用到了更普通的症狀。

    

  過敏是由於抗體過度反應而引發。每2名日本人就有1人對食物或花粉過敏,嬰幼兒診斷出過敏的病例也很多。東京都的調查數據顯示,3歲以下的嬰幼兒約4成有某種過敏疾病。

    

     

  東麗研發的晶片的尺寸為2.5釐米×7.5釐米。表面設有高0.1毫米的柱體,用來固定與不同抗體反應的物質。把用針輕刺皮膚採集的20微升左右血液滴在晶片上,能針對多種過敏疾病進行檢測,精度也與傳統檢測方法相同。最多可同時判斷100種過敏反應。

     

  由於血液中含有大量白血球等,原來利用微量血液很難準確找到檢測過敏所需要的成分。東麗採用了人工腎技術,可從微量血液中準確檢測出引起過敏的抗體。

   

  新檢測方法給身體造成的負擔小,嬰幼兒等多種人群都可以使用。目前檢測過敏的方法有,用注射器採集幾毫升血液的方法和使過敏物質附著在皮膚上觀察反應的方法,但這些檢測方法給嬰幼兒等患者及醫療機構造成的負擔很大。

    

  據東麗介紹,小兒過敏檢測的世界市場規模每年為1000億日元左右。2022年之前,東麗將把這種檢測晶片作為診斷用醫藥品向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上市。價格與現在的過敏檢測相當,目標是2030年左右年銷售額達到數百億日元。

     

  圍繞使晶片上的物質與血液中的特定成分發生反應來診斷疾病的技術,東麗和東芝都已在癌症檢測中實現實用化。東麗還將把這項技術推廣到過敏檢測。

     

  東麗通過生産化學品和纖維培養出了合成技術,並把這種技術應用到藥品上,還把功能性纖維應用在了體育用品和醫療材料等上。東麗把這些與醫療及健康相關的産品群新定位為「生命創新」業務,加以大力開展。

     


      

  生命創新業務包括醫藥品、導管及體育産品用的材料等,2019年度的銷售額為2232億日元,佔到東麗整體銷售額的1成。今後還將推進開發醫藥品及紙尿褲用不織布等産品,計劃2022年度把生命創新業務的銷售額提高到3000億日元,比2019年度增長3成以上。

  日本滴血檢測癌症技術在全球領先

 

  有望通過1滴血發現的疾病有癌症、癡呆症等很多種類型。通過檢測血液,有可能發現CT(電腦斷層掃描)或內視鏡無法檢測到的微小早期病變。在1滴血檢測癌症等領域,日本企業處於全球領先水準。

      

     

  東麗和東芝正在根據與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等共同取得的研究成果,開發通過1滴血發現多種癌症的檢測套件。兩家企業將使用基因分析晶片來檢測患癌後血液中會增加的「小分子RNA(核糖核酸)」。人體內約有2600種小分子RNA。利用癌症會分泌特定小分子RNA的特點,通過微量血液查出癌症。

    

  東麗正在開發的檢測晶片採用自主的材料和加工技術,能夠以過去100倍的靈敏度檢測出小分子RNA。目標是早期診斷出胰腺癌等難以治療的癌症。東芝已針對早期診斷13種癌症的技術啟動實證試驗。

   

資料圖

      

  在美國,通過微量血液早期發現癌症的技術開發也很盛行。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企業Illumina(因美納)旗下的初創企業美國GRAIL和美國Guardant Health等擁有雄厚實力。但海外企業的技術大多著眼於釋放到血液中的癌症DNA(脫氧核糖核酸),因此被認為很難實現高靈敏度的檢測。東麗和東芝等日本企業在高精度檢測領域處於全球領先水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