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開發人工胰臟,AI分析血糖自動注射胰島素
2021/06/16
日本醫療設備廠商泰爾茂(TERUMO)正在開發不需要自己注射糖尿病胰島素的系統。這一系統將聯動粘在身上的血糖儀與胰島素泵,通過人工智慧(AI)分析血糖值等資訊,以最合適的劑量自動給患者注入胰島素。不過,從整個日本來看,醫療領域的數位化尚處在發展途中,原因是依然存在很多制度等壁壘。
![]() |
泰爾茂正在開發的是「人工胰臟」。針對的是從拇指等採血以測量血糖值、每天需要注射幾次胰島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
泰爾茂開發的系統通過將小型血糖儀粘在患者的上臂等部位,利用極細的針採集體液每隔5分鐘自動測量血糖值。結合血糖數據與智慧手機型終端管理的飲食及運動資訊,AI會計算出最合適的胰島素劑量。貼在腹部的「胰島素泵」收到計算結果,就像真正的胰臟分泌胰島素那樣,持續自動給患者注入胰島素。
關於胰島素的注射,只要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患者就自己就可以自行注射。泰爾茂的胰島素泵的單個設備已獲得日本的藥事批准,並從2018年開始在該國國內銷售。只要提前輸入需要的胰島素劑量等,一到設定好的時間就會自動注射。今後設想的目標是AI自動控制的系統獲得批准並適用保險,幾年內實現實用化。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測,全球糖尿病患者到2030年將由2019年的4億6300萬人增至5億7800萬人。1型糖尿病一般被認為佔5~10%。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頻繁採血和注射胰島素,治療就是與疼痛做鬥爭。每月去一次醫院也成為患者的負擔。
人工胰臟不僅可以將患者從自己注射的痛苦中解放出來,還有望提高血糖管理的準確度,減少併發症風險。血糖值及用藥的詳細履歷管理可以提高治療品質。如果通過網路能與醫生共用數據,則可以與線上診療相結合,減少去醫院的次數,還可能有利於提高醫療效率及降低醫療費。
泰爾茂社長佐藤慎次郎表示「我們將提供通過AI和雲技術活用患者數據的解決方案」。該公司的目標是實現從只銷售醫療器械轉向通過醫院繼續為患者提供支援來獲取利潤的業務轉型。人工胰臟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背景是醫療行業的環境變化。美國蘋果為手錶型終端「Apple Watch」配備了心電圖功能。谷歌與美國醫院大型運營商合作等,圍繞數據運用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據印度調查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稱,到2025年,將IoT(物聯網)應用於醫療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882億美元,擴大至2020年的2.6倍。
![]() |
面對這種競爭,泰爾茂會如何發起挑戰呢?該公司數位化轉型(DX)推進室室長大森真二認為「GAFA(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也很難接近並獲得人體內的數據」。因此,該公司探索了發揮自身優勢來利用數據的道路。
泰爾茂的優勢在於通過醫療器械來掌握患者數據的入口和出口。以人工胰臟為例,胰島素注射泵就相當於出口。雖然也有海外企業開發出人工胰臟,但小型黏貼式産品為泰爾茂獨有。
在黏貼于手臂上的血糖測量儀和數據分析演算法等方面,泰爾茂與日本國內外的初創企業開展了合作。計劃以自身優勢為中心擴大合作,到2030年度,將目前200億日元左右的糖尿病業務規模擴大到500億日元。
泰爾茂還打算在銷售額佔比4成以上的導管(醫用細管)等領域推進數據的運用。該公司常務執行董事鮫島光表示「將從點對點的競爭轉向線對線競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