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用畜産廢棄物製造燃料電池電極材料

2022/04/01


       日本東北大學的準教授藪浩等人攜手源自該大學的初創企業AZUL Energy等,開發出了面向以清潔的氫氣和氧氣發電的燃料電池的新電極材料。將貝殼和畜産廢棄物燒結起來。不使用白金等稀有金屬,據悉性能可以媲美含有白金的電極。力爭在2030年之前實用化。

 

       除了燃料電池之外,新一代金屬空氣電池也把利用空氣中氧氣的反應用於充放電。為了促進反應,通常是將高價的稀有金屬催化劑用於電極。

 

       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措施啟動,在燃料電池和新一代電池在社會上廣泛普及方面,電極的成本曾是課題之一。

 

       研究團隊關注到日本東北地區的名産海鞘的性質——海鞘是唯一一種將纖維素奈米纖維(CNF)存儲於貝殼的動物。

 

       團隊以攝氏900度燒製貝殼的CNF和畜産廢棄物血液凝固而成的「血粉」,形成了一種材料,在變成炭的須狀CNF之間含有血粉成分。

 

以海鞘的貝殼和畜産廢棄物製造的電極材料(照片由日本東北大學提供)

 

       團隊測量了評估電極性能的數值,據悉産生了不低於採用白金催化劑時的性能。

 

       海鞘的貝殼和畜産廢棄物均為日本東北地區的産業大量廢棄。

 

       要量産這種電極材料,能否將廢棄物視為原材料進行高效回收、能否穩定採購成為課題。與其他電池材料的匹配也需要驗證。

 

       研究團隊期待能實現實用化,激活地區經濟。

 

       AZUL Energy公司將運用金屬空氣電池的經驗,推進産品開發。此外,還考慮與電池廠商共同研究,力爭10年以內作為燃料電池實現實用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