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H3火箭1號機發射失敗,下令摧毀機體

2023/03/07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37日未能成功發射大型火箭「H3」1號機。雖然火箭從地面起飛,但無法確認二級引擎的點火,JAXA發出了摧毀機體的指令。在日本國産火箭當中,2022年10月小型火箭「艾普斯龍(Epsilon)」也發射失敗,日本太空開發的可靠度下降。H3計劃用於美國主導的載人月球探測和火星探測等,但如今不得不調整相關的太空開發戰略。

 

H3火箭1號機起飛畫面

 

       H3于日本時間7日上午10時37分(北京時間7日上午9時37分)攜帶用於觀測地面的人造衛星「大地3號」,從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之後JAXA發出了摧毀機體的指令。

 

       H3火箭是H2A的後續型號,利用液體燃料飛行。最高高度約為63米,比H2A長約10米。不過,此次的首次發射採用攜帶人造衛星的部位較短的型號,長約57米。

 

       H3由JAXA和三菱重工於2014年啟動開發。開發費約為2000億日元。採用了燃燒方式與H2A不同的新型主力引擎「LE-9」。把引擎的零部件數量減少約2成,但推進力增至H2A的約1.4倍。

 

       製造零部件時充分運用3D印表機等,降低了成本。該火箭的目標是不僅要將發射費用從H2A的每次約100億日元降至約50億日元,從接單到發射的準備期間也減少一半,從此前的約2年降至約1年。

 

H3火箭在空中飛行(7日,種子島宇宙中心)

 

      最初計劃2020年度首次發射,但在LE-9的試驗中接連發生故障,兩次大幅延期。隨著改良取得進展,202211月結束了最終試驗。JAXA在今年217日嘗試發射,但啟動主引擎之後,在輔助火箭點火之前發現異常,自動停止,未能發射。

 

       通過調查發現,原因是火箭第1節的控制裝置運作錯誤。JAXA討論了對策,通過試驗加以檢驗,重新設定了發射日期。

 


 

       H3還將應用於美國主導的載人月球探測「阿爾忒彌斯計劃」以及在日本主導下從火星衛星將樣品帶回地球的「MMX」計劃等。最初在JAXA主導下發射H3,但計劃與H2A同樣,未來將發射業務轉移至三菱重工。除了日本政府需求外,還力爭擴大日本國內外商業衛星的訂單。

 

  

       人造衛星的發射需求正在增加。全球衛星年發射數量從2011年至2021年增至約14倍。起拉動作用的是美國創業者馬斯克領導的SpaceX。該公司的火箭「獵鷹9號(Falcon 9)」的部分機體可重覆使用,發射費用每次僅為約60億日元,以超過每週1次的頻率發射,不斷積累實績。H3要贏得國際競爭,必須要實現低成本。

 

       此次搭載的大地3號衛星能以光學感測器觀測地面。開發費約為280億日元。如果採用黑白圖像,能夠以約80釐米的準確度識別地面。能用於掌握地震和水災受災情況等。在日本國內發生災害之際,能在24小時內對災區進行觀測,詳細確認建築物倒塌和道路損毀等情況,受到期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