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臺國産量子電腦將在網上開放使用
2023/03/10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後文簡稱:理研)3月9日發佈消息稱,3月底日本首臺國産量子電腦將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使用。此舉將促進企業和大學使用量子電腦,以推動有助於實現脫碳化的材料和劃時代新藥的開發。在量子電腦開發領域,谷歌等美國和中國企業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理研將同時推進機器的開發和一線的應用,為確保日本的産業競爭力做出貢獻。
量子電腦能夠以超級電腦1億倍以上的速度解決複雜問題。除了預測金融市場之外,還有望應用於化學、製藥、汽車等廣泛行業,具有為新産品開發等帶來革新的潛力。
![]() |
理研的日本國産量子電腦採用的是利用冷卻至極低溫度後消除電阻的超導電路進行計算的方式。3月底將在網上的雲端開放,並陸續募集使用的企業等。
量子電腦的性能標準是作為計算基本單位的「量子位」的數量。理研的首台機器為64個量子位,超過了美國IBM于2021年在川崎市設置的27個量子位的機型。即便從全球來看,性能也很高。
設置在川崎的IBM産品只允許以東京大學為中心、由豐田和索尼集團等組成的聯盟的加盟企業使用。
理研的設備可在企業和大學廣泛使用。還可以通過雲端遠端使用。有望應用於各種領域,使用高速電腦經驗少的新興企業等也可以通過與理研合作,獲得應用量子電腦的專業知識等。
![]() |
理化學研究所的日本首臺國産量子電腦 |
量子電腦的計算方法與現在的電腦不同,用其進行研究的一方也需要新技術等。不僅需要量子力學等物理知識,還有可能需要連接量子電腦與産品開發系統的新軟體等。企業和大學也需要推進人才培養和知識積累。
量子電腦技術尚在發展中。理研的機器也是試製機,因此將與日本的超級電腦「富岳」組合,只讓量子電腦承擔核心計算,力爭2025年達到實用化。
在量子電腦的開發領域,美國一直領先。IBM于2016年在美國公開了量子電腦,使得企業等也可以使用量子電腦。谷歌2019年成功實現「量子超越」基礎實驗,用大約3分鐘就解決了過去超級電腦需要1萬年才能解決的問題。
中國企業也明顯崛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事最尖端研究,百度等企業也加快開發。據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統計,1990~2021年量子電腦相關專利中國最多,大約為2700項。其次是美國,有大約2200項。日本在第三名,有885項。
以理研的首臺量子電腦為開端,日本企業將加快反攻。富士通將接受理研提供的技術和經驗,在2023年度內完成量子電腦開發。東京大學和NTT等開發採用光技術的其他方式的量子電腦,2024年可在雲端使用。
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預測,量子電腦到2040年左右將産生最高85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生川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