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國人如何拯救睡眠品質

2018/05/25


       在美國,據説有70萬人存在睡眠障礙。不僅是睡眠時間不足,睡眠品質也隨著數位産品支配日常生活而進一步下降。

 

       3月,一家名叫「Nap York」的提供短時間睡眠服務的店舖在紐約市中城(Midtown)地區開業。店名中的「Nap」意為午睡,同時還和紐約(New York)的「New」雙關。這裡類似於將日本的膠囊旅館大幅升級後的設施,作為分時租賃的休息場所,在紐約人中引發了話題。

 

提供短時間睡眠場所的Nap York

 

       該店的1人用睡眠艙寬1.2米,長2米,高1.8米,30分鐘收費12美元,寬敞一些的VIP睡眠艙費用則為1小時40美元。此外,還為入住酒店前的顧客提供旅行箱臨時寄存、以及為商務人士提供擦鞋等服務。

 

       「很有用」

 

       在午休時間、傍晚和深夜,需要短時間睡眠的辦公族、日場和夜場演出之間的百老彙相關人士、錯過末班公交和電車的相鄰州的居民等顧客湧來Nap York。「顧客們都會説‘謝謝,很有用’」,聯合創始人兼店長詹姆斯·黃(音譯)笑著説。

 

       在日本,在辦公室裏趴在桌上睡覺的現象已經比較常見,但對美國人來説則是「難以想像」的。從觀念角度來説,這樣會給上司留下壞印象。與困意的戰鬥也會影響自己的職場走向。

 

       美國人的平均睡眠時間在1942年為7.9小時,上世紀90年代至2000年初期縮短至6.7小時,現在略有增加,但仍徘徊在7小時左右。美國睡眠協會3月實施的調查顯示,69%的受訪者表示,保持充足睡眠能讓第二天的做事效率提高。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隨著利用先進的IT技術提高生産效率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擴大,普通人從事多項工作的情況也不再罕見,睡眠不足已經常態化。

 

       在睡眠過程中,人類會調整心率和血壓讓心肺功能得到休息、緩解肌肉疲勞、促進生長激素分泌等,睡眠對人類生存有著重要作用。在美國,曾有過慢性睡眠不足導致的「睡眠負債」被忽視,結果造成嚴重事故的案例。20171月,紐約布魯克林區的車站內,長島鐵路列車發生脫軌事故,導致乘客等108人負傷 。據悉,事故列車的駕駛員患有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經過檢查發現,他 1小時出現101次呼吸暫停症狀,睡眠不足導致其駕駛時打瞌睡。

 


       有觀點指出,數位産品的普及正在對睡眠品質産生影響。有證據顯示,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顯示器發出的藍光會令大腦保持清醒,導致生物鐘混亂。哈佛大學醫學系2014年發佈報告稱,讓實驗對象睡前分別閱讀紙質書和電子書,結果顯示後者進入睡眠需要的時間更長。

 

       相關産品市場擴大

 

       創建新聞和部落格網站「HuffPost」的阿里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建立了以減壓、安神和健康生活方式為主題的部落格網站「Thrive Global」。在該網站,除了基於投稿的讀物之外,還通過網站銷售相關産品。其中,赫芬頓比較推薦一款帶有充電器的智慧手機迷你支架(價格100美元),她建議「不要(將手機)放在自己的枕邊,要在另外的房間睡覺,這是健康的關鍵」。

 

       通過感測器記錄心率、呼吸頻率乃至快速眼動睡眠(REM sleep,全部睡眠階段中最淺的一個階段,眼球在此階段時會呈現不由自主的快速移動)出現時間等的床墊(Queen Size,約為203×152cm3000美元以上)、睡眠時會對打呼聲作出反應並自動調整高度的智慧枕頭(200美元)等睡眠輔助産品也在形成市場。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紐約 河內真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