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求讓「日本製造」日用品增産忙
2018/11/01
日本大型日用品企業決定在日本國內進行增産投資的動向不斷擴大。資生堂將在2022年之前投資約1400億日元,高絲和尤妮佳也將啟動新工廠。這是因為伴隨訪日遊客和日本「海淘」電商不斷增加,在日本增産後銷往中國等亞洲市場的動向增加。為滿足海外對高品質「日本製造」商品的需求,作為內需型産業的代表——日用品將逐漸發展為日本出口的新支柱。
資生堂原計劃在2020年之前投資約950億日元增強日本國內産能,現決定2022年之前再追加投資450億日元。2021年之前,將在口紅和眼影主力生産基地掛川工廠新建生産車間,進行增産。主要生産化粧水等的大阪工廠也將取消關閉計劃。
![]() |
訪日遊客在百貨店裏的免稅店購物(東京澀谷區的高島屋新宿店) |
因訪日遊客的需求,資生堂2018財年(截至2018年12月)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預計均將創出歷史新高。此外,2019年將在?木縣大田原市、2020年在大阪府茨木市時隔36年在日本國內建設新工廠。該公司認為,未來會持續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於是決定增加投資。資生堂的全球生産能力將增加80%。
高絲旗下的高級化粧品生産商奧爾濱也將在2020年之前投資約100億日元,在琦玉縣熊谷市的工廠建設新生産車間。奧爾濱的護膚品深受訪日中國遊客的歡迎,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約680億日元銷售額中的20%被認為是訪日遊客的消費。
尤妮佳2019年春季將在福岡縣時隔26年再次啟動新工廠,生産深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高級紙尿褲。利用九州的地理位置優勢,把這裡發展成面向中國的出口基地。
此前,日本的日用品廠商進駐海外市場時,需要在當地建設生産基地並構築銷售網。但隨著網購的普及,借助阿里巴巴集團等跨境電商,日本廠商無需在海外持有資産即可開展業務。
2017年的訪日遊客人數比2016年增長19%,達到約2869萬人次,連續5年創出歷史新高。2017年訪日遊客購物總額約為1.64萬億日元,其中化粧品和日用品深受歡迎,佔到整體的約40%。
訪日遊客回國後仍有通過網購繼續購買日本商品的意向。海外消費者對「日本製造」的需求不斷高漲,這可能給日本國內投資和就業帶來良性循環。
此前,拉動日本出口的是汽車(約12萬億日元)和半導體電子零部件(約4萬億日元),日用品等以內需為主。但2017年日本的化粧品出口額達到約3715億日元,連續5年創出歷史新高。包含紙尿褲和文具等在內的出口額超過8000億日元。
日本製造的日用品在功能和易用性等方面深受歡迎。在這一背景下,如果今後推進外部需求,日用品有望成為日本出口的新支柱。
![]() |
「Furugura」水果麥片(資料圖) |
一方面,食品行業也紛紛對日本國內網點進行增産投資。卡樂比今年夏季投資約70億日元在京都工廠啟動了水果麥片「富果樂(Frugra)」的新生産線。明治2020年秋季也將在埼玉工廠啟動生産奶粉的新車間。上述企業均以擴大亞洲出口為目標,使出口發展成彌補不斷縮小的國內業務的新支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