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的雲遊戲:只要有手機就能玩大作
2019/03/15
著眼於高速通信標準「5G」的普及,美國微軟將在2019年內試驗性推出通過雲平臺發行流媒體遊戲的服務。玩家將不再需要專用遊戲主機,只要有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就能隨時隨地享受超高清遊戲。預計谷歌也將涉足這一領域。在音樂和視頻領域固定下來的流媒體的浪潮開始波及遊戲。
![]() |
被稱為雲遊戲的新服務並非通過終端運作遊戲操作所需的全部數據,而是通過數據中心運作,同時在雲平臺上保存數據。
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微軟工作室。借助連接Xbox遊戲機手把的三星Galaxy智慧手機,技術人員操作了射擊遊戲《HALO》(光暈)。在平板電腦上,利用螢幕上顯示的按鈕,玩了賽車遊戲《FORZA》(極限競速)。
看起來是普通的遊戲開發現場,但不同的是這些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僅用於播放遊戲影畫面。
玩家按下「射擊」、「踩油門」等操作按鈕,進行實時計算和畫麵處理的是距離開發現場約300公里的昆西(華盛頓州)數據中心。從前只能用高性能遊戲主機和個人電腦玩的遊戲,今後可通過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玩。
微軟將在2019年內試驗性發行數款遊戲。領導Xbox部門的副總裁菲爾·斯賓塞表示,「能接觸全球達到20億的遊戲玩家」。微軟過去思考如何大量銷售遊戲主機,但在通過智慧手機玩遊戲的人激增的背景下,將改為不局限於設備推出遊戲的戰略。
微軟之所以專注於雲遊戲,是因為該公司認為,如果配合美國等開始啟動的5G網路建設推廣新服務,能夠在新的遊戲市場掌握主導權。
谷歌2018年10月攜手法國遊戲公司育碧(Ubisoft),試驗性實施了角色扮演遊戲《刺客信條:奧德賽》(Assassin's Creed Odyssey)的流媒體發行。據稱,將根據這一成果,在2019年3月下旬面向遊戲開發者的活動上,發佈有關雲遊戲的新戰略。
此外,擁有雲業務的亞馬遜也具有遊戲開發部門。不斷有觀點認為,亞馬遜將來會與旗下涉足遊戲視頻發行的Twitch公司合作進軍雲遊戲領域。
索尼和任天堂態度謹慎
在雲遊戲服務領域,原本是索尼的遊戲子公司索尼互動娛樂(SIE)先行一步。2014年,索尼推出遊戲流媒體服務「PlayStation Now」,用戶每月支付2315日元(不含稅,約合人民幣140元)就可以通過PlayStation或個人電腦玩400種遊戲(以發售過後一段時間的老遊戲為主)。
![]() |
通過使用雲平臺,能享受此前以智慧手機難以實現的需要超高清和高速處理的遊戲(微軟的演示終端) |
該服務的機制是,通過Wi-Fi等把遊戲機與雲端連接來玩遊戲。
任天堂也從2018年開始推出雲遊戲服務,用戶可以通過Switch玩部分雲遊戲。
不過,索尼的雲遊戲僅限於老遊戲,任天堂的雲遊戲也只有3款。索尼和任天堂構建了通過專用遊戲主機和軟體銷售盈利的業務模式,對雲遊戲態度謹慎。
ACE經濟研究所的安田秀樹表示,由於雲遊戲的出現,「遊戲開發漸漸不再受硬體性能制約」,像電影那樣的高品質遊戲作品將增加。大製作遊戲的開發費「可能膨脹至500億日元左右(過去最高為100億日元左右)」,「缺乏資金實力和經驗的日本軟體企業面臨的狀況將愈發嚴峻」。
另外,日本智慧手遊行業主要通過玩家「抽籤」來獲得收入的業務模式也存在崩潰風險。
據荷蘭的調查公司Newzoo統計,全球的遊戲市場規模到2021年預計將擴大至2017年的1.5倍,達1801億美元。雲遊戲被認為將對遊戲業務的成長做出貢獻。
![]() |
任天堂Switch |
只在必須時消費內容的流媒體技術與會員制的按月收費服務的相容性也很高。在音樂領域,瑞典的Spotify和美國蘋果、在視頻領域美國奈飛(Netflix)等公司確立了業務。
剩下的娛樂內容就是遊戲。如果遊戲也變成可以租借的形式,各內容對用戶遊戲時間的爭奪戰將更加激烈。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浩實,櫻井芳野 矽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