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果也有了「功能性」
2019/04/16
日本允許標注功能性的水果越來越多,例如減少內臟脂肪的蘋果等。為了首次對葡萄進行功能性標注,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JA全農)等3月下旬向日本消費者廳提出了申請。和蔬菜相比,水果當中昂貴産品較多,在進行功能性標注之後可通過宣揚附加值來提高競爭力。有些標注了功能性的水果售價比普通産品高出3成,消費者似乎也正在接受這種狀況。
![]() |
JA全農與長野縣、信州大學合作,把該縣出産的葡萄「Nagano Purple」作為功能性標注食品進行申報。以信州大學為中心,證明了該葡萄中含有具有一定抑制血壓效果的「GABA」氨基酸。如果得到受理,將成為第一種可進行功能性標注的葡萄。
Nagano Purple由長野縣果樹試驗場在2004年開發,與巨峰葡萄相比,粒大且糖度高。這種葡萄在香港和台灣等海外的人氣不斷高漲,在日本國內的市面價格高達每串1000~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0~300元)。此次申報是希望作為功能標注食品進行銷售,即便是價格貴一些人們也願意購買。
![]() |
「Nagano Purple」葡萄 |
日本消費者廳透露,該廳批准可進行功能性標注的食品約有1700種。這些食品需要先進行安全性評估,例如被廣泛食用或某項資訊已經獲得確認,在此基礎上才受理申報。其中大部分是加工食品,包括水果在內的生鮮食品只有約30種。2015年申報的生鮮食品為2種,2017年達到8種,2018年增加到14種。2018年的申報中一半左右是水果。
可以標注功能性的水果在店面的存在感不斷提高。
靜岡縣的「三日蜜柑」是第一種標注了功能性的生鮮食品。由於橙色色素「β-隱黃素」有助於骨骼代謝,這種蜜柑在2015年獲准進行功能性標注。靜岡縣産「Topia蜜柑」、「清水蜜柑」、「西浦蜜柑」的功能性標注也獲得批准。和歌山縣2017年蜜柑産量位居日本第一,該縣中部地區種植的「有田蜜柑」也進行了功能性標注。
在蘋果方面,青森縣的「Prime Apple!(富士)」於2018年1月獲得批准,2018年12月「王林」也獲批可以進行標注。這些蘋果含有的多酚具有抗氧化及抑制內臟脂肪堆積等作用。
![]() |
「Prime Apple!(富士)」蘋果 |
據津輕弘前農業協同組合(青森縣弘前市)介紹,這些蘋果的供貨價格比普通蘋果高3成。隨著農戶的老齡化,該縣蘋果的生産呈持續減少的趨勢。Prime Apple還將瞄準出口市場,以幫助農戶提高收入。
針對包括水果在內的生鮮食品的功能性標注,熟悉功能性標注食品制度的瑞穗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堀千珠指出,「進行證明很繁瑣,(産品)具有稀缺性正在推動申報量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