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化粧品生産回歸國內趨勢擴大
2019/04/26
日本化粧品企業高絲確定了在山梨縣新建工廠的方針,這是該公司時隔42年再次在日本國內新建工廠。該公司將增産化粧水等主力商品,獲取中國和東南亞的訪日遊客回國後繼續購買日本産化粧品的「回國後消費」需求。2018年日本化粧品對中國出口同比猛增9成,增長率居主要出口品類之首。資生堂和獅王等5大日化企業在日本國內的投資額超過2000億日元,生産向日本回歸的趨勢愈發鮮明。
![]() |
高絲將在山梨縣南阿爾卑斯市建設生産護膚品等的新工廠。該工廠將是佔地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大型工廠,預計投資額達數百億日元。由於對日本工廠生産的「日本産化粧品」的需求提高,高絲在2017年出售了中國工廠。山梨縣的新工廠將成為繼埼玉和群馬工廠之後的日本國內第3家工廠。
新工廠將生産在日本國內外受歡迎的化粧水「雪肌精」及洗髮精等主力商品,國內的産能將提高至2倍。預計該工廠將在2021年度投産。新增雇用人數等將在今後敲定。工廠將通過自動化提高生産效率,即使在日本的人工費水準下也能確保國際競爭力。
日本企業為確保廉價勞動力而向海外轉移生産的行動迎來了轉捩點。
![]() |
大阪的雪肌精店舖 |
資生堂將在2021年之前新建3處工廠,包括2019年底時隔36年在栃木縣投産新工廠。獅王將在2021年內時隔52年在香川縣投産牙膏工廠。日本5大日化企業最近5年公佈的生産基地新建投資額合計超過2000億日元。
其背景是中國和東南亞的旺盛需求。2018年訪日遊客超過3000萬,回國後繼續購買日本産化粧品的傾向很強。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企業即使不在當地設工廠也能獲取需求。
去年底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一位來自重慶的商社工作人員(男性)表示,「日本的商品品質好,更重要的是在安全安心的層面深受中國消費者信賴」。他在花王的展位積極洽詢紙尿褲,表示「想盡可能多地採購」。
![]() |
日本經濟産業省2017年時預測,2018年從中國經由跨境電商購買的日本産品的市場規模約為1.6萬億日元。這些産品以化粧品和紙尿褲等日用品為主,相當於日本對華出口額(約16萬億日元)的1成左右。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統計,2018年中國從日本進口的化粧品相關商品比2017年大幅增長91%,遠高於整體的平均增幅(9%),在主要品類中增幅最高。
作為「世界工廠」成長起來的中國的消費市場地位不斷提高。此外,預計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也和中國一樣,今後收入水準提高,個人消費擴大。有分析認為,像高絲和資生堂那樣重新在日本國內投資,將日本作為出口基地的動向將出現擴大。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存在不確定性因素。瑞穗綜合研究所的副理事長高田創分析稱,「購買消費品的中産階層持續擴大,作為出口目的地(中國)眼下將繼續表現堅挺」。
中國政府于2019年1月施行了《電商法》,加強對代購的限制,另一方面擴大了針對跨境電商的稅制優惠政策。阿里巴巴集團和京東集團等擴大了日本等海外商品的直接採購。
在中國等增長市場上,日本化粧品企業與全球最大的化粧品企業法國歐萊雅等全球巨頭的競爭十分激烈。如果不能敏銳捕捉當地流行趨勢的變化,將難以維持日本的生産基地。生産回歸日本國內使得包括品質和價格在內的産品競爭進一步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矢崎日子,大林廣樹,上海 松田直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