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唱片在日本重獲追捧

2019/07/24


  在日本,曾被CD取代的唱片的人氣正在全面恢復。雖然一度瀕臨消亡,但唱片産量在過去10年裏增至11倍,恢復至約111萬張。還有著名藝人積極通過唱片發行新歌曲的案例。除了追求情懷的老粉絲之外,擁躉似乎正在擴大至被寬大唱片套的設計性等迷住的年輕一代。

  

  6月中旬的一個工作日下午,在音像製品銷售店TOWER RECORDS新宿店的唱片銷售樓層,有顧客在熱心地尋找喜歡的唱片。

       

東京都新宿區的TOWER RECORDS新宿店

          

  居住在東京都武藏野市的動畫創作者內田直人(26歲)從數年前開始正式購買唱片,平均每月買10張左右。他小時候沒有接觸和聽過唱片。在提及唱片的魅力時,內田透露,「原來覺得音樂用手機聽就行。雖然還有音樂訂閱服務,但現在希望借助實物承載(音樂)」。

     

  居住在埼玉市的女性公司職員(36歲)表示,「用唱片聽音樂的時間是奢華的享受」。以喜歡的藝人用唱片發行新歌曲為契機,她購買了唱機。每週數次放下唱針,傾聽唱片的音色。

    

  TOWER RECORDS於2019年3月在新宿店的10樓開設該公司首家唱片專賣店「TOWER VINYL SHINJUKU」。該店擁有約560平方米賣場,成為日本最大規模的唱片專賣店,店內匯聚4萬張二手唱片,3萬張新唱片。自開業以來,每天平均約有2千人到訪。店長青木太一表示,「年輕人和外國顧客正在增加」。

  

  日本唱片協會的數據顯示,1976年達到約2億張的日本國內唱片生産數量被1982年上市的CD取代,2009年降至約10萬張。

  

  但之後迎來復甦。2017年唱片的生産量時隔16年突破100萬張,2018年達到約111萬張。back number和Perfume等發行唱片的當紅藝人增加,還出現了僅通過唱片發佈新曲的藝人。另一方面,受到網際網路線上音樂威脅的CD專輯則走下坡路,在截至2018年的10年裏減少了35%。

  

  唱片重獲追捧是否只是暫時性的流行趨勢?青木店長預測稱,「過去人們為了追求時尚而購買唱片,如今很多人喜歡花費功夫細細品評。受歡迎程度或許不會下降」。

   


     

  著眼於唱片的全面復甦,相關企業的行動也趨於活躍。索尼音樂娛樂公司2018年時隔29年重啟了唱片的自主生産。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市場正在擴大至對唱片感到新鮮的年輕人階層」。雖然唱片的生産設備與此前相同,但由於清潔的生産環境和産品檢驗的精度提高,降低噪聲實現了高音質。此外,松下也在2016年恢復生産「Technics」品牌的唱機。這款時隔8年推出的新産品面向日本國內市場,300台在30分內售罄。

     

      

  雅馬哈在2018年時隔27年推出唱機。該公司的負責人分析社交網站時代唱片走紅的背景稱,「年輕一代中有人被寬大的唱片套迷住。擺放起來或許可以曬照片」。

   

  CD陷入苦戰,賣場縮小

  

  唱片的人氣全面恢復,另一方面,CD專輯則正在受到網際網路線上音樂的威脅。在100多年裏一直傳播音樂文化的東京銀座的有名店舖也決定縮小CD賣場。

  

  銀座4丁目十字路口附近的「山野樂器銀座總店」自8月起把CD賣場大幅縮小為4分之1左右。該店此前在負1層、1層、2層這3個主要樓層銷售CD,但今後將集中於4樓的一部分。

   

  店舖負責人表示,「CD銷售狀況嚴峻,將縮減賣場面積,力爭提高銷售效率」。今後將積極展開樂器銷售,同時開設面向成年人的音樂培訓班。得知CD賣場縮小後,有些顧客發出惋惜的聲音。

   

  音樂評論家五十嵐正指出,「雖然提高音質的技術越來越先進,但到了音樂在網上被發佈的時代,以袖珍為賣點的CD作為商品的價值下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