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人手短缺在疫情下緩解
2020/10/22
新冠疫情導致日本國內就業環境惡化,但也為一些行業帶來利多。其中之一就是便利店行業。最近幾年,由於人手不足等原因,日本的便利店行業增長乏力,但目前來應聘的人急劇增加。在此前決定縮短營業時間的門市中,甚至出現了重新恢復24小時營業的情況。
羅森2020年夏季在東京錦系町車站周邊開設了新店。這家店在招聘打工人員時,竟然有350名應聘者蜂擁而至。相關負責人表示,「有3位數的人來應聘,嚇一跳」。
![]() |
日本的羅森便利店 |
自從日本4月發佈緊急事態宣言以來,便利店現有門市的銷售額一直處於低迷狀態。羅森的銷售額也不斷萎縮,但前來應聘的人員急劇增加。4月同比增加184%,5月增加71%,6月增加73%,7月增加45%,8月增加82%,一直保持在高水準。
日本最大便利店企業7-11也一樣。今年以來應聘人數增加了2位數,4月的應聘人數達到2019年同期的2倍。雖然大多數人是無法去學校上學的大學生,但據説「前來應聘的老年人也在增加」。
![]() |
日本的主要便利店的標誌 |
應聘人數增加的原因是日本國內就業環境呈現惡化趨勢。8月的完全失業率(季節調整值)為3.0%,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截至9月25日,與新冠疫情相關的解雇和終止雇用人數(包括預估人數)已超過6萬人。
在日本的便利店行業,自2019年東大阪市一家7-11門市的老闆發生「違約事件(7-11的加盟店店主將營業時間縮短為19小時,與總部形成對立)」以來,總部優先擴大經營的態度受到了社會的批評。在人手不足導致店舖運營不暢的情況下,總部仍堅持增開門市並保持24小時營業,這已成為日本便利店行業的一大問題。
人手不足是造成便利店減少24小時營業的原因之一,最近這一問題得到緩解。日本全家便利店的應聘人數也和其他便利店一樣增加到了約2倍。原因是餐飲行業工作崗位減少,求職者紛紛轉向便利店。從全家的情況來看,縮短營業時間的門市之前約有800家,到9月份這一數字一度減少了約100家。
出現這種動向的背後原因是,便利店的銷售額下滑、操作效率低下。便利店的顧客被超市和送貨到府服務搶奪,導致銷售額下滑。為了增加收入,部分門市恢復了以前的營業時間。
很多意見認為,和只是關店幾個小時比起來,堅持24小時營業會使運營效率提高。原因是深夜和淩晨需要為營業做準備,臨時關店的話,反而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和時間進行準備工作。7-11也出現了恢復24小時營業的門市。
在4月,縮短營業時間的羅森便利店為241家,10月為340家。雖有所增加,但考慮到自2019年開始整各便利店行業呈現出調整24小時營業模式的趨勢,羅森相當於原地踏步狀態。
即便人手不足問題有所緩解,便利店是否會再次步入增長軌道仍然留有疑問。就算新冠疫情平息,遠端辦公仍會保持在一定水準,顧客不會輕易由超市轉向便利店。同時,隨著數字消費的發展,送貨服務也越來越發達。
趁著人手不足問題得到緩解,日本的便利店有必要建立一種兼顧勞動環境和開拓新顧客的經營體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中村直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