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也愈發鍾情借跨境電商從海外購物

2021/02/10


       通過海外購物網站等購買商品的跨境電子商務正在迅速擴大。追求未在日本發售的商品和便宜價格的日本消費者越來越多。除了用日語説明購買方法的社交網路(SNS)外,配送和支付服務的完善也推動了跨境購物潮流。在由於新冠疫情而無法出國旅遊的背景下,跨境電商在全球範圍內擴大。為了彌補失去的訪日外國人消費,日本國內的大中小廠商也都在強化跨境電商。消費的無國界化將會加速。

 

直接從海外官網購買化粧品的日本女性增加

 

       「比日本的購物網站上便宜」,喜歡用海外品牌化粧品的大學生木村百花(20歲)從海外品牌的官方網站上購買,而不是亞馬遜或者日本國內的購物網站。

 

       木村第一次買的是英國品牌「Makeup Revolution」。隨著該品牌退出日本,日文網站也關閉了。雖然可以通過大型購物網站等購買,但木村覺得價格比較貴。她查看了海外的官方網站,發現價格比日本還便宜。從那以後,木村就從英文版的官網上購買海外品牌美粧了。

 

       美國品牌「Colourpop (卡拉泡泡)」的眼影「Super Shock Shadow Moonwalk」在亞馬遜有售,價格為3050日元(含運費,約合人民幣187元),而官網的含運費售價為15.99美元,約合1680日元(約合人民幣103元)。一般從海外購買商品時,價格如果應稅在1萬日元以下,很多時候會免除關稅和消費稅等。

 

       日本經濟産業省關於電商的市場調查顯示,日本消費者通過美國的跨境電商購買商品的金額在2019年度達到2863億日元,從中國購買商品的金額達到312億日元,分別比2013年度增長65%和74%。

 

 


  

       熟悉日本國內外跨境電商的ZigZag公司社長仲里一義表示,過去存在語言、物流和支付三大障礙,而近來這些障礙都在消失

 

       隨著社交網路的普及和翻譯網站的準確性提高,語言方面的障礙降低。此外,社交網路上還有海外購物指南等報道及視頻。

 

       「如果是英語,地址就寫‘Chuo-ku Tokyo’」YouTube美粧格主「MAICHANNEL。」通過視頻介紹購物方法。內容非常詳細,從收貨地址的輸入方法到支付方法都有介紹。再加上谷歌翻譯等軟體,即使不懂外語也能夠購物。

 

 

       物流的難度也在下降。海外轉運服務也很受歡迎,使用美國物流企業E-BUY GLOBAL提供的國際轉運服務「Buyandship」3磅(1.36kg)以下的貨物從美國和加拿大倉庫發出,只需2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2元)就能送達。2018年,E-BUY GLOBAL開始了面向日本的服務,目前會員已超過16500人。據悉購買服裝等的女性使用得較多。

 

       在支付方面,美國線上支付服務商PayPal的用戶越來越多。由於不用向商家告知信用卡資訊就可以支付,在海外網站上的使用較多。據PayPal日本公司介紹,2019年日本國內用戶從2018年的260萬人增長到了330萬人。在海外網站上的使用呈增加傾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