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集團掌門人:旅遊慾望像岩漿一樣堆積

2022/08/10


       在看不到新冠疫情結束跡象的情況下,旅遊需求會隨著經濟重啟而恢復嗎?除日本國內之外,星野集團還把業務推廣到了美國夏威夷和大中華區等,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目前的情況和旅遊業增長所面臨的課題採訪了該公司代表星野佳路。

    

       記者:行動限制逐漸放寬,海外旅遊需求有沒有出現變化?

 

       星野佳路: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情況參差不齊。台灣內陸地區的「虹夕諾雅 谷關」自新冠疫情開始擴大的2020年上半年起就表現出色,很多時候都是客滿狀態。可能是疫情前在日本住過「虹夕諾雅」的富裕階層等因無法前往海外而把需求轉向了本地。夏威夷方面,來自美國本土、澳大利亞、紐西蘭的遊客增加,入住率恢復到了較高水準。另一方面,距離上海市中心約4小時車程的酒店的恢復速度較慢。受嚴格的清零措施影響,中國大陸的需求似乎一直疲軟。印度尼西亞峇里島的渡假村方面,雖然部分富裕階層的入住有所恢復,但復甦速度依然緩慢。

 

       但我認為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雖然曾擔心過消費者已經習慣了疫情下不出門旅遊的生活,但從夏威夷等地區來看,情況正好相反。旅遊慾望像岩漿一樣堆積壓抑,這樣的風潮也會吹到日本。短期內面臨的課題是確保人才等。由於存在反彈需求,即便在順風環境下,也要踏踏實實地建立讓客人「還想再來」的機制。

 

星野佳路

 

       記者:日本已決定推遲實施政府的旅遊刺激措施「全國旅遊支援」。

 

       星野佳路:在新增感染人數觸底時啟動旅遊刺激措施的做法是錯誤的。從此前的趨勢來看,即便目前的第7波疫情穩定下來,之後也有很高的概率發生第8波疫情。應該在新增感染人數開始減少時立即宣佈啟動旅遊刺激措施,還需要確定好期限,比如「兩個月內結束」。

 

       記者:在旅遊刺激政策中,似乎要對使用航空和鐵路的長途旅行提供優厚的支援。

 

       星野佳路:我很讚賞這一點。東京圈周邊的渡假地一直表現出色,而北海道和沖繩的預約情況放緩。乘坐飛機和乘坐私家車,感染新冠的風險不同。如果在很遠的地方成為密切接觸者或者感染者,很有可能無法按原計劃返回,而且延長逗留時間會導致住宿費用增加。目前日本國內旅行大多只是去近郊。

 

       記者:這種情況會持續到什麼時候?

 

       星野佳路:要説出現轉機的話,應該是新冠防控措施在社會上放鬆之時。雖然需要科學驗證,但在即使無症狀也需要進行居家隔離等、每天計算新增感染人數的目前,需求波動太大。如果新冠在傳染病法上的分類接近於季節性流感的「5類」,需求或將逐步變得平均化。

 

       記者:如果訪日旅遊全面重啟,是否將帶來商機?

 


 

       星野佳路:對日本的期待與新冠疫情前相比沒有變,如果去海外,會感受到日本的飲食和文化受到很高的評價。關鍵是如何抓住需求。

 

       應該改變追求訪日遊客人數的措施。要實現到2030年達到6000萬人的目標,只能瞄準地理上靠近且比較大的國家。在2019年訪日的3000多萬人中,中國大陸、台灣、南韓和香港這4個國家與地區佔到7成。這明顯分佈不均,還存在政治風險。應以全球作為目標,尤其力爭吸引逗留天數較長的歐美遊客。

 

       人氣集中於部分旅遊地這一點也需要改變。京都和東京被指出存在過度旅遊(overtourism)問題,而地方城市受益則比較少。

 

       記者:旅遊業的課題有哪些?

 

       星野佳路:其一是利潤率較低。旅遊需求2019年達到28萬億日元,發展為日本國內屈指可數的産業。不過,由於利潤率較低,非正規就業較多,用於重新裝修和開設新店等的投資也有限。假日的安排也存在問題。需求過度集中於5月的長假、8月盂蘭盆節和年底年初。而在歐洲,有些國家按地區設置大型長假,交通擁堵和人滿為患的情況減少,能使需求平均化。這樣一來,有利於員工轉為正式工,能提升收益,還能促進投資。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伯太朗

 

星野佳路

1983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系。從美國康奈爾大學酒店管理研究所畢業後,1991年出任星野溫泉(現為星野集團)的第4任代表。憑藉專注於酒店運營的經營戰略,開展溫泉酒店「界」、渡假村「RISONARE」和城市酒店「OMO」等多個品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