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日客達到疫情前的66%,中國是全面復甦關鍵

2023/04/20


      因新冠疫情而低迷的訪日外國遊客消費出現起色。3月的訪日遊客人數達到181.7萬人,已恢復至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3月的66%。美歐和中東遊客的大幅增加推高了整體增長。由於每人平均消費單價的上升,2023年的訪日遊客消費有望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4月19日公佈了相關數據。訪日遊客人數單月超過150萬人是2020年1月以來首次。人數較上月環比增長23%,與上年同比的話達到27.5倍。如果按現在的勢頭順利增長,全年將達到超過2000萬人的水準。

 

      按國家和地區來看,美國為20.3萬人(同比增15%)、越南為5.3萬人(增12%)、中東為1.2萬人(增5%),均超過新冠疫情前。

 

      中國大陸遊客相比上月增至2倍的7.5萬人。日本在3月1日放寬對中國遊客的口岸管理起到助推作用。

從海外抵達日本的旅客(4月19日,東京羽田機場)

  

      全日空(ANA)將3月的中國航線的航班數增至上年同期的2.5倍。旅客人數增至4倍。日本航空(JAL)3月的中國航線旅客人數相比上月也達到2倍以上。

   

      據日本航空表示,由於中國政府仍未批准赴日團體旅遊,因此「尚未實現需求的全面恢復」。與訪日遊客創出歷史最高的3188萬人的2019年相比,最近單月的人數仍只有70%不到的水準。

 

      一方面,由於訪日遊客每人平均消費單價的上升,整體消費額正在復甦。日本觀光廳4月19日公佈的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1~3月訪日遊客每人平均旅行支出為21萬2000日元(速報值,約合人民幣1萬831元),相比2019年全年的實際數據(約15萬8000日元)增長3成。


 

      這背後存在越是富裕階層能在越早的時間回歸到旅遊市場的因素影響,而日元貶值等因素也在逐漸推高消費單價。從中國遊客以外來看,澳大利亞和法國的訪日遊客消費較高,分別達到35萬8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萬8277元)和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萬5316元),他們的長期停留等似乎正在推高單價。

 

      從基於日本財務省及日本銀行(央行)的國際收支統計的入境遊消費趨勢來看,2022年12月、2023年3月均超過3000億日元,恢復至2016~2017年的水準。已經有觀點認為2023年全年將超過新冠疫情前。

 

      野村綜合研究所的執行經濟學家木內登英表示:「2023年的入境遊消費有可能超過5萬億日元,高於疫情前的4.8萬億日元」。

   

     

      實際上,日本的百貨商場等對前景的預期非常樂觀。旗下擁有大丸松坂屋百貨等的J.Front Retailing預計2023財年(截至2024年2月)百貨商場的免稅營業收入將增至上財年2.3倍的440億日元。達到創出歷史新高的2019財年(601億日元)的逾7成的水準。

 

      今後,訪日遊客能否進一步恢復的關鍵在於中國遊客的動向。J.Front Retailing的董事若林勇人表示:「比如往返中國大陸的直達航班的增加等,今後存在增長空間」。

  

百貨店的銷售增加也受益於訪日遊客的恢復(東京都中央區)

    

      來自中國大陸的訪日遊客人數在疫情前排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中的首位。大連市的一家旅行社的女性主管説「如果團體旅遊被放開,估計更多的中國人會訪問日本」。


 

      中國的研究機構、中國旅遊研究院預計,2023年全年中國的出入境旅客總數將超過9000萬人次. 這與2022年相比到達大約2倍,與疫情前相比達到約32%的水準。

 

      另據中國攜程旅行網的數據,4月29日至5月3日的五一長假的國際旅遊預訂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8倍。

 

      因疫情而低迷的航空運力逐漸恢復,平均價格大幅下降拉動了需求的增長。據稱,中國遊客境外遊最主要的目的地是泰國、香港、日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中國政府已經放開團體旅行的60個國家和地區中,東南亞, 非洲和南美洲等新興經濟體較多。但美國以及經常與美國保持統一步調的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和南韓未被列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金子冴月、渡邊伸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