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兩大藥妝店企業要合併,瞄準亞洲市場
2024/03/04
日本永旺集團日前宣佈,旗下的日本最大藥妝連鎖店Welcia控股與排名第二的鶴羽控股已經進入經營合併的協議階段。將在全球藥妝店銷售額中排到第五名的Welcia-鶴羽聯盟的目標是老齡化進程加快的中國和東南亞的20億人口市場。全球性的大企業將在未開拓的市場上搶佔先機。
![]() |
「利用以多種業務形態拓展海外市場的永旺集團的店舖網及基礎設施,成為在亞洲具有影響力的企業」。
2月28日下午,在札幌市內舉行記者發佈會的永旺社長吉田昭夫強調了合併的意義。永旺將在2027年底之前取得鶴羽控股的過半股票,將鶴羽納為合併子公司,並計劃通過股票交換的形式使永旺旗下的Welcia控股成為鶴羽控股的全資子公司。
Welcia控股與鶴羽控股的最新一期的銷售額合計為2萬1142億日元。根據德勤匯總的2021年度零售業銷售額排名,兩企業的銷售額合計在「藥妝店·藥店」分類中排名世界第五。
![]() |
Welcia-鶴羽聯盟的目標是亞洲。據聯合國推測,東南亞11國的生産年齡(15~64歲)人口占比在2023年達到頂峰的68%。65歲以上人口占比在2019年超過了「老齡化」的底線——7%。2043年,將達到14%,進入「老齡社會」。中國的生産年齡人口占比也在2010年達到峰值然後減少,65歲以上人口占比也將達到15%。
亞洲的老齡化在加劇,而醫療體制還不夠完善。據世界銀行統計,平均每1000人擁有的醫療從業者在日本為2.6人,而泰國只有0.9人,越南只有0.8人,印度尼西亞只有0.7人,比日本低很多。中國為2.4人,水準基本與日本相當,但先進醫院集中在大城市,醫療水準存在地域上的差異。
藥妝店經營非處方藥及營養食品等緩解輕症及預防疾病的商品。在醫院和醫生較少的地區,有補充醫療服務的功能,在亞洲尚有很大的業務拓展空間。
如果能同時設置調劑藥局(編者注:指販賣處方藥的藥店),或者兼具食品超市功能的話,就會增加藥妝店的便利性,從而有望吸引到更多顧客。對於日本國內的藥妝店企業來説,中國和東南亞可謂是「藍海」市場。
![]() |
如何在海外推廣日本的藥妝店是長久以來的課題。雖然藥妝店在日本國內市場獲得了大於超市和便利店的增長,但隨著人口減少,追加開店的餘地越來越小。據瑞銀證券估算,2025年日本每家藥妝店的服務人口為5993人,相比2014年減少4成。
Seven-Eleven Japan等大型便利店企業在海外擁有數萬家門市,而開設藥妝店最多的Matsukiyo Cocokara & Co.合計只有約63家店(截至2023年12月末)。
Welcia控股在新加坡擁有13家店(截至2023年11月末),鶴羽控股在泰國擁有18家店,兩家加在一起也只有31家店。原因是每個國家的醫藥品銷售和物流規定各不相同,難以進入當地市場。
Welcia與鶴羽控股經營合併之後,擴大的企業規模將對海外推廣起推動作用。採購量將成為優勢,可在與日本國內外的日用品、化粧品、非處方藥廠商進行採購談判時處於優勢地位。而且,企業規模增大還有助於在面對政府和地方自治體時提高信用。
據英國調查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稱,2028年,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5個國家的非處方藥市場規模都會比2023年擴大兩成以上。預計中國也將增長14%。
鶴羽控股社長鶴羽順在當天的記者會上宣佈,「計劃在合併後的5年內,以儘快實現3萬億日元銷售額為目標,發展成為亞洲第一的跨國企業」。Welcia控股的社長松本忠久表示,「合併之後,將能夠解決與健康相關的全球性社會問題」。
合併帶來的乘積效應不僅體現在增開新店。瑞銀證券高級分析師風早隆弘指出,「要將規模效益轉化為收益性,需要合理推進總部職能、採購、資訊系統、物流等的整合,這一點很重要」。
伊藤忠綜研的副主任研究員中浜萌表示,「考慮到亞洲的經濟增長和老齡化,這是進入亞洲市場的最佳時機,但面臨的課題是如何克服包括應對規定及確保藥劑師在內的困難」。日本的藥妝店能否在亞洲市場上被消費者接受?藥妝店合併的真正價值正在受到挑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