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新引擎正在成長

2014/02/12


     在南韓「重厚長大型」(鋼鐵、造船等)企業陷入苦戰的同時,在化粧品、電視直銷以及IT等領域,強勁增長的企業受到關注。此外,在廣告宣傳中積極利用知名度高的南韓明星等、同時在海外以2位數速度擴大銷售額的企業也日益湧現。雖然多為規模較小的企業,仍然缺乏拉動整體經濟的力量,但作為未來的增長火車頭,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期待。

 南韓第2大化粧品製造商LG生活健康2013年的合併營業利潤增長11%,達到4964億韓元。其低價格品牌「The Face Shop(菲詩小鋪)」在中國和東南亞等地實現增長,合併銷售額增長11%。觀察其海外業務可以發現,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均實現了50%的大幅增長。

正傾聽南韓LG生活健康銷售的高檔化粧品的相關解説的越南女性(越南河內市)
  在化粧品領域,很多企業積極利用南韓明星,提高了品牌形象。在部分品牌中起用偶像團體「少女時代」的南韓最大化粧品企業、愛茉莉太平洋集團(Amore Pacific)的海外銷售額增長28%。在國內外市場,其高端品牌「雪花秀」等持續增長,在整體上實現了營業利潤增長。

  南韓仍在限制大型超市開店。看準這個機會,電視直銷增加了服裝等的産品線,維持了高增長。CJ O Shopping、GS Home Shopping的營業利潤均實現了2位數增長。GS Home Shopping公司向海外輸出「南韓模式」,在中國和印度的銷售額增長了30%。此外,基於智慧手機的直銷業務也表現強勁。

  此外,在IT相關領域,搜索網站NAVER通過擴大國內搜索廣告等舉措,確保了合併營業利潤的增長。其日本子公司運營的免費電話和聊天工具「LINE」的用戶人數已經突破3億4千萬人。

  該公司社長金相憲強調稱,除了亞洲地區之外,「土耳其和義大利等歐洲地區也在增長」。LINE業務需要大量行銷費用,因此2013齣現了虧損,但「2014年有望實現盈利」。

  南韓總統朴槿惠1月提出了「經濟革新3年計劃」,將培育新産業定位為新的增長引擎。而化粧品和直銷等行業能否發展成為現有製造業等的補充,將是南韓經濟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

     (加藤宏一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