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價格上漲50% 電視廠家盈利堪憂
2016/12/01
![]() |
面板廠商著力推出收益良好的大尺寸産品 (東京都內的家電量販店) |
流通量最大的32英吋「Open Cell」面板(不帶背光燈等的半成品)10月的大宗交易價格環比上漲4%,漲至每張76~80美元。這是自2015年7月的79美元以來的高價,比4月出現的最低價格高出50%。40英吋價格為125~130美元,42英吋為約140美元,比9月上漲10%。60英吋左右的大尺寸産品的價格也轉為上漲。
南韓和日本企業曾經幾乎壟斷了全球32英吋液晶面板市場,現在兩國的市佔率已降至50%以下。目前中國大陸和台灣企業佔據市場多數份額,兩者為擴大份額,持續以低價格擴大銷售。部分品種最近3年的價格幾乎降了一半,盈利惡化的企業推進了生産調整。
![]() |
一家主力電視廠商表示,「在北美和中國市場上,電視比預期要暢銷。32~42英吋的面板尤其供不應求」。據稱2016年「雙11」中國的電視銷量同比增長了30%左右。
在本國貨幣兌美元匯率沒有大幅下跌的東盟(ASEAN)和印度市場上,電視需求也很旺盛。日本瑞穗證劵預測,2016年全球電視出貨量將與上一年持平。南韓LG螢幕和中國京東方科技集團(BOE)等大型螢幕企業開始漲價。
一方面,電視價格不斷降低。據調查公司BCN統計,10月32英吋電視暢銷産品的平均售價同比下跌近20%。廠商重視的4K電視的平均售價也首次低於每台1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865元)。
瑞穗證劵高級分析師中根康夫指出,「(面板價格)上漲速度過快。已經到了電視廠商無法盈利的水準」。中根還預計,「估計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面,板價格將開始降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