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增購3成美國大豆 加強對美關係
2018/10/17
台灣正通過貿易往來加強對美關係。台灣決定2018~2019年購買相當於15.6億美元的美國産大豆。按每年計算,較2017年大幅增長30%。對於因中國大陸對美實施反制關稅而陷入困境的美國農戶來説,這將成為一股暖流。在大陸不斷加強施壓的背景下,台灣蔡英文政權期待獲得美國的援助。美國川普政權即將迎來中期選舉,正苦於農戶的不滿情緒,台灣此舉有著接近川普政權的目的。
![]() |
9月中下旬,由台灣農業相關企業組成的訪問團訪美,決定購買美國産大豆。台灣將從美國中西部的愛荷華州及明尼蘇達州等最多進口390萬噸、相當於15.6億美元的大豆。台灣對美窗口機構代表高碩泰在聲明中表示,台灣政府和民間將齊心協力,共同發展美台互惠關係。
愛荷華州及明尼蘇達州處於被稱為「農業帶」的糧倉地帶,因中國實施反制關稅,大豆農戶深受打擊。這導致了對引起貿易摩擦的川普政權的不滿,11月的美國中期選舉預計會上演一場激戰。
9月,中國國營媒體在愛荷華州地方報紙刊登了一則主旨為批判美國保護主義的廣告,主張美國産大豆的最大進口國中國是不可失去的強大市場。
台灣外交人士表示,此次購買大豆「反映出了蔡英文政權希望加強對美關係的意向」。蔡英文10月2日與訪問台灣的美國懷俄明州州長米麥特會面,就經濟和貿易合作交換了意見。台灣在州級層面上也在推進加強對美關係。
台灣為了購買大豆,此前以2年一次的頻率派遣訪問團前往美國。去年訪問時已經決定了2018~2019年的購買量,但此次又較原計劃上調了30%。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年平均值也將較2017年實際購買量增加30%。
中國大陸是美國大豆最大的出口地,2017年進口量約為3285萬噸。台灣進口量約為140萬噸,兩者相差甚遠,但台灣希望多少能促進對美關係強化。台灣還有意通過增加進口美國産大豆,控制對美貿易收支順差,從而與美國保持良好的關係。
![]() |
美國大豆(reuters) |
據台灣的經濟部介紹,2018年1~8月台灣對美出口同比增長6.6%,達到25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據稱,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企業已開始將零部件等的採購地從中國大陸轉向台灣。
台灣和日本一樣,也是以出口為主,2017年對美貿易順差為67億美元,不到美國貿易赤字整體的1%。台灣一直非常注重對美貿易收支的平衡,2017年從美國採購的農産品相當於其農産品總進口量的1/4,花費約37億美元。在對美出口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台灣有意增加進口量,保持對美進出口均衡。
美國政府9月24日宣佈,計劃向台灣出售F16戰鬥機零部件等合計3.3億美元的武器。蔡英文政權被認為還將擴大安保領域的貿易,從而進一步強化對美關係。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伊原健作 台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