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還要跌多少?
2019/09/05
有色金屬銅用於汽車、家電和建築等廣泛産業。中國宣佈對美國的關稅反制措施誘發了拋售,國際行情在8月下旬創出2年零2個月以來新低。如果回顧今年春季以來的銅價格波動,此次屬於「第3次探底」。銅行情能預示世界經濟前景,具有「銅博士」的綽號。今後將在何種水準觸底呢?
![]() |
銅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貨價格8月23日降至每噸5633美元,較前一日下跌50美元,收盤創出2017年春季以來的最低點。這是因為,作為對美國「第4輪」關稅措施的報復,中國宣佈對原油和農産品等價值約750億美元的美國産品徵收額外關稅。
同一日宣佈對抗措施的美國總統川普8月26日轉為對中美重啟談判顯示出積極態度。27日的行情出現反彈,但上漲乏力。
銅行情在4月中旬時曾達到6500多美元,比現在高近2成。但自中美貿易談判籠罩陰影的4月下旬起開始下跌,受美國「第3輪」提高關稅影響,6月上旬跌至5800美元附近。
![]() |
出貨前的銅管(資料圖) |
之後價格一度上升,但由於關稅大戰而迅速下跌,到川普表明啟動「第4輪」措施的8月上旬,銅行情時隔約2年跌至5600多美元。在4月以後,這是第3次出現以中美對立為起點的暴跌。
中國長期被稱為「世界工廠」,佔銅材世界消費的一半。銅價下降的背後存在對中美對立的不安心理,令人擔憂的是經濟減速導致中國實際需求放緩。如同證明銅行情的「診斷」的準確性一樣,中國的銅進口正在放緩。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1~7月銅材累計進口量為241萬噸,同比減少12%。按單月計算,自2月起連續6個月低於上年。可鍛銅等銅産品的進口量也減少16%。經濟減速導致新車和家電銷售減速,正在沉重打擊銅需求。
維持避險態度的投資者正在將資金轉移至被視為「安全資産」的黃金。銅行情再次下跌的可能性仍未消失。那麼,下一個谷底將是多少呢?被認為最有可能的是2017年上半年創出的5500美元。
雖然因經營規模而存在差異,但據稱礦山企業的生産成本為每噸3500美元左右。瑞穗銀行金融衍生品營業部的調查員能見真行分析稱,如果考慮到維持礦山健康運營和將來純電動汽車(EV)等的需求,「在生産成本之上加2000美元的5500美元將成為最低點的基準」。
目前關注焦點集中於中美談判的重啟,但即使談判取得進展,也難以想像中國的實際需求迅速復甦。德國的製造業正在減速,歐洲經濟也籠罩陰影。判斷出「銅博士」何時觸底或仍需較長時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桝田大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