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豆價格波動看2019年中美貿易戰
2019/12/30
2019年大豆國際行情受到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戰影響,是價格波動明顯的1年。在對立激化的5月跌至時隔約10年的低點。隨後,關於兩國的磋商能令美國産大豆的需求恢復至何種程度,各種看法交織。大豆行情在時有下跌的情況下走高。2020年中國如何推進美國産大豆的採購是焦點,行情也有可能劇烈波動。
大豆價格的國際指標芝加哥期貨(近期合約)為約9.3美元/蒲式耳,比去年底(8.83美元)上漲6%。行情的波動幅度在1年中都很突出。
![]() |
大豆交易明顯受到中美摩擦的影響。隨著美國加徵關稅的啟動,中國于2018年7月對美國産大豆加徵關稅。由於來自中國的需求銳減,美國産大豆在出現過剩的情況下迎來2019年。
2019年上半年大豆價格持續下跌。在貿易磋商陷入僵局的情況下,美國川普政府5月將針對家電等2000億美元中國産品的加徵關稅從10%提高至25%。還提出了對智慧手機徵稅的方針。
對此,大豆行情也做出反應。認為中國反制關稅將導致美國産大豆交易進一步萎縮的看法加強。此外,中國面臨非洲豬瘟流行,豆渣的消費減少,這也被視為利空因素。5月中旬大豆價格跌至7.91美元/蒲式耳,創出了2008年12月以來的低點。
以此為最低點,行情一度反彈。6月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日本借二十國集團峰會(G20峰會)機會舉行會談。認為對立趨於緩和的想法擴大。
在中美兩國摩擦趨於改善的動向在交易一線得到體現的9月以後,大豆行情的上升速度變得明顯。中方媒體連日報道中國購買數十萬至數百萬噸規模的美國産大豆的計劃,還報道了對於一定數量的大豆交易免除反制關稅的方針。
美國對中國大豆出口成交量2019年9~11月底累計達到960萬噸,增至上年同期的近19倍。10月中旬,兩國就中國增加美國産農産品採購等達成部分協議。大豆國際價格漲至9.4美元,創出約1年零4個月以來的高點。
不過,上升勢頭未能持續。由於協議內容遲遲未達成正式妥協,對談判達成結果産生懷疑的看法加強。11月下旬美國總統川普簽署香港人權法案,中國表示反對。由於有觀點認為將對貿易談判産生影響,大豆價格持續下跌,到12月初跌至8.71美元,降至9月中旬的水準。
![]() |
北京沃爾瑪超市內的大豆(資料圖,reuters) |
12月中旬,中美兩國政府表明達成了包括中國大量購買美國産大豆在內的「第一階段協議」。行情的上升速度再次加快,但懷疑實際效果的看法早早出現。
市場上有傳聞稱中國方面計劃每年購買400億美元美國農産品。不過,美國的農畜産品對華出口2017年僅為240億美元。市場對「是否真能實現」(日本Fujitomi的首席分析師齋藤和彥)的疑慮難以打消。
與美國大豆構成競爭、佔到世界出口5成的巴西産大豆1月將啟動供貨。如果中國進口美國大豆的情況缺乏進展,2020年上半年大豆行情的上漲空間或將比較有限。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飯島圭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