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合作能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嗎?

2020/09/22


  在稀土市場,美國、澳大利亞與中國的對立格局日益明顯。澳大利亞的大型稀土企業萊納斯(Lynas)接受美國國防部的資金援助,將在美國建設生産工廠。美國從安全保障的觀點出發,正在加速稀土採購網脫離中國。「非中國」稀土生産很少有成功的前例,走向正受到關注。

      

  「對於和美國國防部締結協議感到高興。重稀土對於高性能磁鐵來説不可或缺,萊納斯有資源、智慧財産權和業績」,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阿曼達·拉卡茲(Amanda Lacaze)在7月27日的聲明中如此表示。

    

        

  萊納斯將與美國藍線公司(Blue Line)一起,在德克薩斯州建設用於高性能磁鐵的鏑等重稀土類的生産工廠。

    

  熟悉稀土市場的日本三菱UFJ研究諮詢公司的主任研究員清水孝太郎表示,「能在中國之外建設重稀土類的生産工廠具有重大意義」。

    

重稀土類的鏑對高性能磁鐵來説必不可缺

      

  稀土是17種元素的總稱,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有分析認為,鏑等重稀土類尤其依賴中國,中國的市佔率達到9成。這是因為在分離和精煉技術與生産成本上,中國的競爭力超群。

    

  清水表示,過去在法國推進了重稀土類的生産計劃,但由於成本問題等,實際上遭遇挫折。萊納斯的生産計劃預計成為中國以外沒有中國資本參與的唯一「非中國」工廠。

    


   

  高性能磁鐵作為馬達的零部件用於戰鬥機等。美國考慮到安全保障,希望在自己的稀土供應鏈裏排除中國。

    

  萊納斯7月27日宣佈獲得美國國防部資金援助,2天後美澳在華盛頓舉行了外長與防長2+2會談。

            

  不過,在市場上很多觀點認為,在稀土上排除中國沒有那麼簡單。

      

  和在中國開採的礦石相比,萊納斯擁有權益的礦山被認為開採的礦石的重稀土類含量較少。日本專業商社Sam Wood的副社長川崎豐表示,採購和生産成本增加,因此「不合算」。

       

  在市場上,把生産礦石中含量少的重稀土類比喻為「為了吃塊肉就買頭牛」。從7月的現貨(即時合約)價格來看,輕稀土類的金屬釹為每公斤55.2美元左右,金屬鏑則以344.4美元左右這一6倍以上的高價交易。

   

  隨著供給來源增加,將來重稀土類的行情有可能面臨下行壓力,但生産能否走上軌道並不明朗。美澳的動向正受到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桝田大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